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与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比较分析及启示
【6h】

马克思与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比较分析及启示

代理获取

摘要

收入分配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经济学家们基于各自的经济利益和阶级利益,并在前经济学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收入分配理论。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收入分配理论的历史演进: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庸俗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现代西方的收入分配理论,揭示了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是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尤其是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二者的收入分配理论。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归纳法、比较分析法探讨了马克思与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通过对二者收入分配理论的比较,分析了二者收入分配理论的联系与区别,指出了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而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中相对工资的提出有其合理和进步的成分,并由此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三大阶级的对立,但是他的局限性体现在认为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同时,李嘉图明确指出了地租(级差地租)是价格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这是他对地租理论的重要贡献,然而由于他混淆了自然价格和价值,因此就只承认级差地租的存在而否认了绝对地租的存在,这使他的地租理论陷入困境,从而使他的收入分配理论出现缺陷。而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公开地揭示了:以暧昧形式存在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利润等收入范畴是对劳动产品的一种扣除,具有“剩余”占有的性质,即剩余价值,同时克服了李嘉图收入分配理论的缺陷,实现了分配与价值之间决定机制的逻辑对应性,揭示了分配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剥削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阶级利益冲突。通过分析得知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较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有以下科学性:(1)解释了资本主义分配的本质,即资本家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2)用联系发展的观点论述了收入分配的发展趋势;(3)准确地提出了分配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对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在当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2)优化所有制结构;(3)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4)理清收入分配关系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5)强化政府在再分配中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