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出版产业政策协调性研究
【6h】

中国出版产业政策协调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2.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3.我国出版产业政策回顾

3.1 1978-1991年:过渡期

3.2 1992-2002年:适应期

3.3 2003-至今:发展期

4.出版产业政策系统协调性研究设计

4.1政策文本选择与类型化分析

4.2 研究框架

5.研究结果

5.1出版产业政策系统内部协调性

5.2 出版产业政策外部协调性

6.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6.1研究结论

6.2对策与建议

6.3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附录:2003-2015年出版产业政策一览表

展开▼

摘要

当前我国出版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重要载体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国家颁布的出版政策担当着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出版产业政策是促进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保障和依托,因此,对这些政策的协调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过广泛的文献查阅,作者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的出版产业政策进行了搜集整理,对不同时期我国发布的出版产业相关政策分阶段进行梳理、回顾。通过对2003年至2015年间上百份有效政策文本分析,作者从发文时间、文本类型、发文部门三个维度,对出版产业政策进行类型化分析,采用公共政策系统协调性的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分别从主体子系统内部协调性、客体子系统内部协调性、主体与客体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出版产业政策系统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以及出版产业政策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等五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总结出在不同经济背景下的政策所呈现的特点。通过上述研究,作者指出当前部分出版产业政策效果落实欠佳,主要原因是出版产业政策系统在政策的主体子系统内部、客体子系统内部,主客体子系统之间,出版产业政策系统与其他政策之间以及出版产业政策系统与环境之间等五个方面存在不协调现象。
  基于对出版产业政策的协调性分析,并结合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特点,出版产业政策的完善要从加强出版产业政策的内部协调性和外部协调性两个方面进行,从而增强出版产业政策的可行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