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储能式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充放电控制系统研究
【6h】

储能式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充放电控制系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能技术

1.2.2 电动汽车及其基础设施

1.2.3 储能式电动汽车充电站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2 储能式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可行性分析

2.1 充电桩技术现状

2.1.1 传统充电桩的定义与分类

2.1.2 蓄电池的充电控制方式

2.1.3 蓄电池的放电控制方式

2.1.4 蓄电池的容量检测

2.1.5 传统充电桩存在的问题

2.2 储能式充电桩

2.2.1 储能式充电桩的储能容量配置

2.2.2 储能式充电桩的运行模式分析

2.2.3 储能式充电桩的优缺点

2.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功率转换系统的分析

3.1 功率转换系统的拓扑分析

3.1.1 供电方式

3.1.2 Buck变换器的拓扑分析

3.1.3 双向DC/DC变换器的拓扑分析

3.2 功率转换系统的建模

3.2.1 状态空间平均法

3.2.2 Buck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

3.2.3 Boost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

3.3 功率转换系统的仿真

3.3.1 Buck变换器的仿真

3.3.2 Boost变换器的仿真

3.4 本章小结

4 储能式充电桩系统的硬件设计

4.1 最小系统设计

4.2 功率转换系统设计

4.2.1 AC/DC变换器的设计

4.2.2 Buck变换器的设计

4.2.3 双向半桥型变换器的设计

4.3 驱动电路的设计

4.3.1 MOSFET驱动电路

4.3.2 继电器驱动电路

4.4 采集电路的设计

4.4.1 电压采样和调理电路

4.4.2 电流采样和调理电路

4.5 内阻测量电路

4.5.1 测量原理

4.5.2 电路设计

4.6 通讯电路

4.7 辅助电源电路

4.8 本章小结

5 储能式充电桩系统的软件设计与测试

5.1 系统软件设计

5.1.1 软件开发环境简介

5.1.2 主程序

5.1.3 中断服务子程序

5.1.4 充放电子程序

5.1.5 通讯子程序

5.1.6 PI控制子程序

5.2 系统测试与分析

5.2.1 内阻测量实验分析

5.2.2 测试波形的分析

5.2.3 测试数据的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电动汽车和新能源发电应运而生。电动汽车以节能、环保、高效的优势成为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但其随机充电行为对电网造成影响。新能源发电也逐渐成为减少环境污染、满足负荷增长、提高能源综合效率及供电可靠性的有效途径,但其具有很强的间歇性。而储能技术具有削峰填谷、平滑负荷、改善电网特性的功能,可弥补电动汽车充电和新能源发电中的不足。因此,将储能技术与充电装置相结合,构建储能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对电动车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蓄电池充放电效率测试系统的基础上,针对储能式充电桩的充放电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DSP的模拟实验系统,实现交流电网、储能电池、电动车电池间的功率转换和状态监测。论文的主要工作可总结如下:
  (1)储能式充电桩的可行性分析
  研究了传统充电桩的工作原理、蓄电池的充放电控制方式和容量检测等理论,分析并总结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本文的储能式充电桩的储能容量配置和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充电桩的技术现状,给出模拟实验系统的设计指标和总体设计方案。
  (2)功率转换系统的分析
  分析总结供电方式和DC/DC变换器的各种拓扑结构的优缺点,选择直流母线供电方式、单相不可控整流、Buck变换器、双向半桥型DC/DC变换器作为系统的变流结构,并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Buck和Boost变换器的动态模型;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Buck和Boost变换器的闭环工作原理,为系统的调试提供了理论依据。
  (3)硬件设计
  根据系统的设计指标和总体设计方案,完成了功率转换系统和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选用DSP TMS320F28335微处理器作为主控单元,设计了最小系统、功率转换系统、驱动电路、采集电路、内阻检测电路、通讯电路和辅助电源电路。
  (4)软件设计与实验测试
  在CCS5.2软件开发环境下,完成了系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主要包括主程序、中断服务、充放电、通讯和PI控制器等子程序。在完成软、硬件设计和实现的基础上,对模拟实验系统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内阻测量模块的准确性和系统的关键波形;并结合上位机存储的数据,对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和效率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达到了最初的设计目标,能够实现对电池的充放电和状态监测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