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双颌手术后鼻咽及口咽部气道及其周围软硬组织的变化
【6h】

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双颌手术后鼻咽及口咽部气道及其周围软硬组织的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骨性Ⅲ类错牙合病因

2.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方法

3.上气道测量方法

2. 正颌手术术后气道变化

5.正颌术后舌骨位置及软腭的变化

6.正颌术后头位的变化

正文

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双颌手术后鼻咽及口咽部气道及其周围软硬组织的变化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是较为常见的骨性错牙合畸形,严重影响患者面貌及功能,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术后患者上下颌骨的变化对气道及舌骨软腭等周围软硬组织产生如何影响目前尚不清楚。前期关于气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研究主要通过X线片二维平面上的观察,不够精确。本实验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rTomography,CBCT)三维方向上观察气道变化,同时对术后舌骨、软腭及头位进行观测,为临床骨性Ⅲ类错牙合矫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实验目的:
  本实验中对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双颌手术前后分别拍摄气道CBCT,利用Mimics10.0软件建立鼻咽及口咽部三维影像,并测量术前术后鼻咽、口咽容积的变化,及其周围舌骨、软腭和头位的变化。探讨双颌手术对气道及其周围组织的影响,为临床骨性Ⅲ类错牙合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实验方法:
  1.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19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女性12名,男性7名,平均年龄:23.8岁),经与颌面外科会诊需行双颌手术。
  2.分别于术前1周及术后3个月拍摄CBCT,通过Mimics10.01建立术前及术后鼻咽、口咽气道三维影像并进行测量。
  3.通过Spss19.0进行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术前术后气道及其软硬组织变化及其相关性。
  结果:
  1.气道变化
  术后口咽部气道容积及软腭处气道横截面积显著减小(P<0.05),鼻咽及口咽部气道总体积由术前28.51±9.38mm3减小到术后
  26.54±9.05mm3,明显减小。而鼻咽部气道容积及其下界气道宽度基本无变化(p>0.05)。
  2.舌骨位置变化
  舌骨前部水平向(H-X)及舌骨后部水平向(GH-X)均显著减小(P<0.05),说明术后舌骨向后移动,垂直向H-Y与GH-Y虽有增加,但不显著(P>0.05)。
  3.软腭及头位变化
  软腭长度(PNS-UT)由术前29.11mm增加到术后30.38mm,显著增加。软腭厚度(U-T)减小,P<0.05。而软腭角UT/ANS无明显变化。头位(CVT/OPT,OPT/NSL,CVT/NSL)无显著变化。
  4.相关性
  舌骨位置的变化,软腭形态的变化与与口咽容积变化有显著相关性,头位(CVT/OPT)与口咽部气道容积的减小亦具有显著相关性(r=-0.596,P=0.007)。气道周围软硬组织之间也具有显著相关性,舌骨水平位置
  (H-X)与软腭长度(PNS-UT)有密切相关,r=-0.796,垂直向(H-Y)与软腭厚度(U-T)也具有显著关联(r=-0.803)。
  结论:
  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双颌手术后气道容积仍会减小,临床正颌手术方案制定要考虑到由于下颌骨后退对上气道产生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