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纳米氧化铜、微米氧化铜和硫酸铜在鸡嗉囊和腺胃中吸收
【6h】

纳米氧化铜、微米氧化铜和硫酸铜在鸡嗉囊和腺胃中吸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铜的生物学功能

1.1 铜参与机体的造血过程及铁的代谢

1.2 铜对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铜的抗氧化作用

1.4 铜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1.5 铜与畜禽生长

1.6 铜对畜禽繁殖性能的影响

2 铜的吸收与代谢

2.1 铜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及贮存

2.2 铜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及转运机制

2.3 铜转运基因的功能

2.4 铜的排泄

3 纳米微量元素的吸收、转运特点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3.1 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3.2 纳米材料的生物学特点

3.3 纳米金属的吸收转运特点

3.4 纳米微量元素添加剂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3.5 小结

第二章 纳米氧化铜、微米氧化铜和硫酸铜在鸡嗉囊和腺胃中吸收转运方式的比较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1.2 饲养管理

1.3 基础日粮

1.4 试验仪器及设备

1.5 试验药品及试剂

1.6 检测指标

1.7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铜水平的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对鸡平均日增重的影响

2.2 不同铜水平的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对鸡血浆铜含量的影响

2.3 不同铜水平的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对鸡嗉囊铜含量的影响

2.4 不同铜水平的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对鸡腺胃铜含量的影响

2.5 不同铜水平的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对鸡血浆中酶活性的影响

2.6 不同铜水平的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对鸡嗉囊铜转运蛋白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2.7 不同铜水平的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对鸡腺胃铜转运蛋白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2.8 不同铜水平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在嗉囊和腺胃的吸收分布

3 讨论

3.1 不同铜水平的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对鸡平均日增重的影响

3.2 不同铜水平的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对鸡血浆铜含量的影响

3.3 不同铜水平的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对鸡嗉囊和腺胃铜含量的影响

3.4 不同铜水平的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对血液中酶活性的影响

3.5 不同铜水平的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对鸡嗉囊和腺胃铜转运蛋白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3.6 不同铜水平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在鸡嗉囊和腺胃吸收情况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表

导师组意见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对鸡嗉囊和腺胃铜转运蛋白基因Ctr1、Ctr2、ATP7A、ATP7B、MT和DMT1 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探讨纳米氧化铜在鸡嗉囊和腺胃的吸收转运机制。选取105只1日龄SPF蛋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低铜半纯化日粮;第2~4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以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8 mg/kg;第5~7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以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160 mg/kg。结果表明,日粮添加纳米氧化铜显著提高鸡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鸡血浆CP、CuZn-SOD和CCO活性(P<0.05)。日粮中添加铜8 mg/kg,硫酸铜组嗉囊Ctr1、DMT1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纳米氧化铜组腺胃Ctr1、DMT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铜160 mg/kg,对照组嗉囊和腺胃Ctr1、DMT1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硫酸铜组、微米氧化铜组和纳米氧化铜组(P<0.05)。日粮中添加铜8 mg/kg,纳米氧化铜组嗉囊Ctr2、MT蛋白表达量以及腺胃MT mRNA相对表达量和MT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硫酸铜组和微米氧化铜组(P<0.05)。纳米氧化铜组嗉囊和腺胃ATP7B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硫酸铜组(P<0.05)。日粮中添加铜160 mg/kg,纳米氧化铜组嗉囊MT mRNA相对表达量和MT蛋白表达量以及嗉囊ATP7A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硫酸铜组和微米氧化铜组(P<0.05)。纳米氧化铜组腺胃Ctr2、ATP7B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腺胃ATP7A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硫酸铜组和微米氧化铜组(P<0.05)。通过红氨酸染色发现,不同水平的硫酸铜、微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铜在嗉囊和腺胃都有分布。进一步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纳米氧化铜在细胞质、细胞核及线粒体中均有分布。可以看出,在嗉囊和腺胃,纳米氧化铜与硫酸铜的吸收转运方式有较大差异,纳米氧化铜颗粒可以通过上皮细胞内吞机制吸收。嗉囊和腺胃上皮细胞Ctr1、Ctr2、ATP7A、ATP7B、DMT1、MT等六种蛋白分别发挥着铜的吸收、转运和稳衡机制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