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规范现阶段无标底招标和合理低价法评标的研究
【6h】

规范现阶段无标底招标和合理低价法评标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第1章绪论

第2章无标底招标的理论基础和模式研究

第3章合理低价法评标的研究

第4章无标底招标和合理低价法评标的工程实例

第5章无标底招标和合理低价法评标的风险及完善

第6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实践及完成课题及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本文对现阶段如何规范我国的无标底招标和合理低价法评标进行研究,以建筑招投标理论为基础,紧紧围绕无标底招标和合理低价法评标展开论述。首先从市场交易理论、拍卖和博弈入手阐述了招投标,指出了招投标在工程实践中的复杂性。接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现阶段采用的无标底招标和合理低价法评标。 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1)分析了无标底招标的理论基础,有标底招标,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的实施对采用无标底招标的影响,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先进经验及启示,及我国目前的无标底招标。 (2)结合中国国情,分析了现阶段在无标底招标中采用合理低价而不是最低价中标的原因、采用合理低价的理论基础、现实基础及存在的问题等。 (3)确定了合理低价评标标准的参考要素及参考模型,详细探讨了综合评分法,鼓励综合评分法,并运用工程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 (4)全面剖析了现阶段采用无标底招标和合理低价法评标的风险,尤其是无标底招标和合理低价法评标的过程中投标人受利益驱动而带来的招标风险,包括投标人挂靠、陪标、串标、围标等。重点分析和论证了投标人之间的串标风险。 (5)研究了投标人选择串标的机理,构建出串标人的中标概率与利润最大化模型,导出串标人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必然抬高标价的内在原因,论证了串标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识别和防范措施。 (6)针对各种风险,从招标人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角度提出了各种风险的避减、转移及补偿等防范措施。 本文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上述内容进行探讨和研究,为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无标底招标和合理低价法评标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