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特征及其防范问题研究
【6h】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特征及其防范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 论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

四 论文的基本框架

五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之前的金融危机理论

二 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

第二章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及其重要表现

一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概念界定

二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表现

第三章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与特征

一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根源

二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 当代中国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对策

一 金融创新要有合理的度

二 政府与市场要有机结合

三 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改革

结 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马克思认为只要资本主义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而经济危机与货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也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逐渐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马克思虽然没有全面的分析金融危机理论,但他的理论仍然适应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文献分析,系统的总结了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成为本文分析新世纪以来的几次重大金融危机的理论基础。虽然在马克思之前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都提出了经济危机论,但是他们的出发点都是错误的,即使是这样,也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贯穿全文,通过对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爆发的原因、特征的分析,特别是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详细分析,总结出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特征。
  伴随着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中国走向全球化的脚步正在加快,中国的对外开放逐步扩大,面对外来的金融风险越来越多,如何防范金融危机成为当前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急于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在最后一章重点分析中国防范金融危机的基本对策,分别从金融创新、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参与国际金融秩序的改革三方面提出防范金融危机的基本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