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师生互动中问题学生的社会建构探析
【6h】

师生互动中问题学生的社会建构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引论

(一)研究的缘起及价值、意义

1.研究的缘起:对问题学生的关注

2.研究的价值、意义

(二)相关概念解析

1.互动与师生互动

2.问题学生

(三)研究视角

1.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渊源

2.社会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四)研究方法及过程

1.质性研究方法

2.研究过程

二、师生显性互动中问题学生的建构

(一)师生言语符号互动中的问题学生

1.教学与经营的融合——班主任与问题学生的互动

2.规限与张力的交融——课堂师生互动

(二)师生非言语符号互动中的问题学生

1.目光交流中的问题学生

2.空间距离差异中的问题学生

三、师生隐性互动中问题学生的建构

(一)解读问题学生的隐性位置

1.社会位置的隐性影响

2.学业成就的隐性主宰

3.座位排列的隐性宰制

(二)师生互动的延续——时空转换中问题学生之生存境遇

1.教室情境的意义解读

2.教师办公室的意义解读

四、问题学生建构之反思

(一)问题学生建构谁之“过”

1.已有研究对问题学生的归因

2.已有研究对问题学生归因存在的问题

3.问题学生建构谁之“过”

(二)问题学生建构与教育资本的分割

1.教育资本——问题学生建构的集结点

2.教育资本的分割

(三)惯习与问题学生建构及其发展

1.惯习——问题学生建构结果之表现

2.惯习——问题学生进一步发展的起点

五、结语:问题的绵延

(一)对问题学生的人本关怀

(二)教师对问题学生的人本关怀

(三)研究者的实践性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本研究试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视角出发,以师生互动作为研究的基点,将社会、家庭、学校等共同交织于问题学生身上的因素,通过师生显性互动和隐性互动的过程展示出其建构的过程。因而本研究采用了社会科学研究中日见凸现其独特魅力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微观的案例分析与解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研究者进入了真实的研究现场,亲历了研究对象的现实生活;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时刻处于“局内人”与“局外人”两种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在“共情”研究对象的同时,对研究对象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做出“解释性”理解。 本研究共分为五部分,引论部分指明研究的缘起、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从师生显性互动和师生隐性互动来阐释“问题学生”的建构过程,第三部分从理论上进行反思,指出“问题学生”的建构生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语部分作为本研究后续研究的引子,提出人本关怀的理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