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国时期山西武术发展状况研究
【6h】

民国时期山西武术发展状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选题依据

1.2相关研究现状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1.4研究方法

1.5研究内容

2民国山西武术拳种的发展状况

3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状况

3.1山西省立国民师范武术教育的现代化转型

3.2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武术教育的特色

3.3山西省立国民师范武术教育的历史价值

4山西国术促进会的发展状况

4.1山西国术促进会成立

4.2积极开展社会武术活动

4.3吸收了大量会员

4.4创办国术旬刊

5山西国术馆的发展状况

5.1山西各地国术馆成立情况

5.2山西国术馆汇集各地武术名家

5.3开设内容丰富的武术课程

5.4培养大批武术人才

6民国时期山西参加国考的状况

6.1第一届全国“国考”

6.2第二届全国“国考”

7抗战革命根据地的武术活动开展情况

7.1国术救国

7.2抗日大刀简介及用法分析

8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民国时期的山西,随着社会的剧烈动荡与变革,山西武术不断与外界社会环境发生着联系。从发展动力视角上,既延续了清代武术的主体内容,又受到西方体育的剧烈冲击;既有社会动荡变革的推动,又有晋商安全的需求;从发展模式的视角上,既有吸收借鉴,又有对外传播;既有师徒授受的传统根基,又有现代教学模式的影响。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主要从社会变革与晋商对武术的促进、学校的武术教育、国术会馆对山西武术发展的影响、武术赛事促进山西武术发展及抗战革命根据地的武术活动开展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研究,力求客观反映民国时期山西武术的发展状况。 本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山西的65种拳种,其中,有18种拳种被中国武术协会编纂到《中国武术拳械录》中,有11余种拳种为山西籍的武术家所创编,有3种拳种:弓力拳、穆式乾坤掌和王新午太极拳,在民国时期由山西本地人独创。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开设武术课程、聘请著名拳师、建立规范教材体系等,具有了一系列完善的教学体系,培养出了大批既有文化又会武术的高素质武术人才。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山西国术促进会是民国山西的一个重要组织,不仅开创了媒体传播武术的时代,创办了《山西国术体育旬刊》,还每月定期举办表演比赛,为各地区、各拳种流派建立了多彩的交流平台,促进会员们奋勉练习。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山西省各级国术馆的建立,扩大了武术传播面,加速了武术人才培养,造就了大批武术骨干,这些武术骨干大多也成为了新中国武术人才的储备。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两次全国“国考”,不仅开创了武术现代比赛模式的先河,而且带动了当时山西国术促进会定期举办武术表演比赛,同时也激发了各地国术馆举办比赛的热潮,对山西武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六部分主要介绍山西武术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为人民解放、为民族独立,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