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男子双杠屈体后空翻两周下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6h】

男子双杠屈体后空翻两周下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引言

1.1研究背景与依据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依据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双杠技术发展的研究

2.2三维影像解析系统在不同项目中的应用

2.3三维运动解析系统在双杠中的应用

3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3.2.2专家访谈法

3.2.3现场拍摄法

3.2.4影片解析法

3.2.5 比较分析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动作结构特点及动作阶段划分

4.1.1支撑前摆阶段技术环节分析

4.1.2屈体后空翻两周阶段技术环节分析

4.1.3落地缓冲阶段技术环节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 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双杠是男子体操6项中动作类型、数量较多的项目之一,现代双杠动作主要由众多不同的结构组中选择的摆动和飞行动作组成,并通过各种挂臂、支撑和悬垂动作不断转换来反映这个项目的全部潜力。对于一套高标准的成套动作来说,难度价值、成套编排以及完成的质量均有严格要求。总体看,高难度下法动作是最能体现整套动作高超精准的基本技术和完美价值,在高水平选手竞争中,往往能起到一锤定音的功效。从目前我省男子体操运动员双杠技术的发展来看,近期提高下法的难度困难,而完成高质量、高规格的较高难度下法动作还有较大的延伸发展空间。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安排,三维运动解析分析,以求提高动作的完成质量,从而提高成套动作得分。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现场拍摄、影片解析、比较等方法,依据2017--2020周期男子体操评分规则的变化,分析我省男子体操运动员双杠屈体后空翻两周下动作,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进而更加切合的提供延伸训练的方法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我省优秀运动员双杠屈体后空翻两周下动作的运动学研究,找出我省运动员在完成屈体后空翻两周下动作的技术特点和运动学规律,从支撑前摆、屈体后空翻两周、落地缓冲三个阶段分析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技术细节。研究结果显示,支撑倒立时的角度、支撑前摆推离杠时的速度、推离杠用力程度、推离时机和方向、腾空高度,抱腿及时与否、屈体后空翻两周的翻转速度、落地缓冲各关节角度是完成屈体后空翻两周下杠动作的重要环节。其中,推离杠用力程度、推离时机和方向、腾空高度是关键技术环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