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准格尔煤田永红火区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
【6h】

准格尔煤田永红火区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煤田火灾的危害

1.1.2 煤田火区的分布

1.2 世界各国对煤田火区的研究和治理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煤田火区的成因和火区裂隙的研究

1.3.2 煤田火区发展规律的研究

1.3.3 针对特定的火区现状结合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防灭火措施

第二章 煤田火灾的成因、分类和特点

2.1 煤田火灾的成因

2.1.1 煤炭自燃的内因分析

2.1.2 煤炭自燃的外素分析

2.1.3 煤田火灾的成因分析

2.2 煤田火灾的分类和特点

2.2.1 露头煤自燃引起的煤田火灾及其特点

2.2.2 小煤窑火灾引起的煤田火灾及其特点

2.2.3 露天矿开采过程引起的煤田火灾及其特点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准格尔煤田的永红火区发展规律的研究

3.1 准格尔煤田的概况

3.2 永红火区顶板移动规律

3.2.1 原永红小窑概况

3.2.2 原永红小窑顶板冒落的特点

3.3 永红火区裂隙特性

3.3.1 永红火区裂隙的形成

3.3.2 永红火区裂隙整体分布特征

3.3.3 永红火区裂隙场及其透气率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准格尔煤田永红火区的漏风系统及其燃烧动力研究

4.1 原永红小窑采空塌陷区通风环路的形成

4.1.1 烟囱效应

4.1.2 火风压

4.2 永红火区漏风系统模型

4.2.1 永红火区漏风回路模型的建立

4.2.1 永红火区漏风回路火风压的计算

4.3 永红火区燃烧热动力的分析研究

4.3.1 煤火燃烧热动力系统的概念

4.3.2 永红火区燃烧热动力系统的空间结构

4.3.3 永红火区燃烧系统的能量散失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永红火区综合防治新技术体系的研究和应用

5.1 永红火区地面裂隙调查及火区通风系统的分析

5.1.1 永红火区裂隙的分布和走向

5.1.2 永红火区进风通道的分析及现场验证

5.1.3 永红火区裂隙的处理

5.2 永红火区燃烧动力系统

5.2.1 永红火区燃烧阶段的划分

5.2.2 永红火区热动力作用分析

5.2.3 永红的施工处理分析

5.3 永红火区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确定

5.3.1 煤田火区综合治理技术介绍

5.3.2 永红火区灭火条件分析

5.3.3 永红火区综合灭火技术

5.3.4 永红火区施工工程创新

5.4 永红火区监测工程

5.5 永红火区灭火效果评价

5.5.1 监测孔气体和温度的监测

5.5.2 测氡法反演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煤田火灾是当今世界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它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数百亿美元。煤田火灾形成的煤田火区时刻向大气排放大量的的CO2、SO2等气体,对生态环境也造成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开始研究煤田火灾和治理煤田火区。大部分煤田火灾是由矿井内因火灾引起的,伴随着矿井采空区项板塌陷或者是封闭不严的井口漏风,易自燃的浮煤就会发生低温氧化,在聚热条件良好的环境下发生自燃,浮煤燃烧造成了更大的塌陷使得漏风越来越严重,燃烧就会越来越剧烈,最终形成了煤田火区。
   本文以准格尔煤田永红火区为模板,结合煤田火灾形成理论,针对永红火区的燃烧特点,提出了永红火区综合灭火防治技术,通过火区监测和火区治理后的测氡法反演验证了所提出防治技术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1)原永红小窑开采环境的研究。研究了原永红小窑煤层开采条件和其顶板的地质特征,对其项板塌陷和由于塌陷形成的地表裂隙进行勘察研究,建立了火区空间模型。
   (2)原永红小窑采空区垮落三带各自的透气规律研究,推导了透气率的计算公式,应用烟囱效应原理分析了外界大气和采空区内气体通过塌陷裂隙的流通,初步确定了浮煤自燃初期采空区内浮煤连续供氧的原因。
   (3)永红小窑采空区浮煤自燃后,释放出的热量引起采空区内外的温差变化,产生了火风压,这时火区的通风供氧动力完全由火风压提供。我们基于这些分析和研究建立了火区漏风系统。
   (4)在永红火区治理施工过程中,我们对于确定永红火区漏风通道的确定提出了新的工程方法:火区直接注水法和红外成像拍摄法。
   (5)我们从宏观上对永红火区进行燃烧热动力学的分析,结合永红火区的实际施工现状,我们提出了对永红火区表面热源岩层挖除来降低火区内部集聚的热量,从而达到降低火风压抑制火区燃烧的目的,同时也方便施工机械的施工。
   (6)针对永红火区的理论分析研究我们提出了综合灭火治理技术,通过火区监测和测氡法反演验证了我们基于火区分析理论提出的永红综合灭火治理技术在永红火区治理中取得的良好的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