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当代教堂建筑考察之太原教区天主教堂
【6h】

中国当代教堂建筑考察之太原教区天主教堂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

1.4 课题研究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天主教在太原教区的传播历史及其现状

2.1 天主教传入太原的简略历史回顾

2.2 1949年后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

2.3 太原教区的重新划分

2.4 小结

第三章 当代天主教会在太原的建设活动

3.1 太原教区当代天主教堂表格列表(以建设时间为序)

第四章 太原教区教堂建筑概况

4.1 太原教区当代教堂建筑的宗教意义

4.2 太原教区教堂各区分布情况比较

4.3 太原教区天主教堂实例研究

4.3.1 清徐县六合村天主教堂

4.3.2 阳曲县北岗村天主教堂

4.3.3 晋源区高家堡村天主教堂

4.3.4 小店区刘家堡乡西柳林村天主教堂

4.3.5 万柏林区风声河村天主教堂

4.3.6 阳曲县红沟村天主教堂

4.3.7 万柏林区南社村天主教堂

4.3.8 晋源区姚村镇天主教堂

4.3.9 万柏林区北寒村新天主教堂

4.4 小结

第五章 国内其他当代教堂建筑实例

5.1 农村教堂建筑实例

5.1.1 北京通州区龙庄天主教堂

5.1.2 北京通州区牛牧屯天主教堂

5.1.3 北京通州区贾后疃天主教堂

5.1.4 北京丰台区东管头天主堂

5.2 住宅区教堂建筑实例

5.2.1 北京怀柔区龙山教堂

5.2.2 杭州良渚美丽洲堂

5.3 小结

第六章 太原教区当代教堂建筑总结

6.1 太原教区当代天主教堂建筑组群的总体布局特征

6.2 太原教区当代天主教堂建筑形式特征

6.2.1 教堂朝向

6.2.2 立面构图

6.2.3 风格类别

6.2.4 屋顶形制

6.3 太原教区当代教堂建筑细部处理

6.3.1 柱

6.3.2 装饰

6.4 太原教区教堂建筑技术特征

6.4.1 建筑材料方面的特征

6.4.2 结构技术方面的特征

6.5 太原教区教堂的建设背景

6.5.1 时代背景

6.5.2 经济背景

6.5.3 政治背景

第七章 太原教区当代教堂建筑所具有的意义

7.1 建筑意义

7.2 城市意义

7.3 社会意义

7.4 历史意义

7.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插图目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天主教在山西太原的传播,已有接近四百年的历史,而太原教区的划分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太原教区内至今建设有大小教堂近100座,部分教堂荒废于年久失修,其中大多数经历过义和团运动、庚子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三次教难的毁坏,经历了两三次翻修或重建。太原教区现存的完整的、规模较大的教堂多为建国后新建,而由于历史背景的影响,其中大部分又建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国家恢复宗教政策之后。
   目前,从建筑学的专业角度对太原教区教堂的研究多数限于近代即1848年至1949年所建的教堂,对1949年之后的所建的教堂进行的研究则很少。新中国成立,国家宗教政策恢复之后,大量的教堂建设工作展开,这一时期在中国教堂建筑的新建数目达到了的一定高度。对太原教区当代教堂的建筑历史沿革、现状和特征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深刻、专业的研究是必要而且可行的。本文希望通过对该领域的研究、探索,来促进当代教堂建筑研究的发展,同时提供一些参考给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
   本文以太原教区1949年后所建的天主教堂为研究对象,在对太原教区当代主要天主教堂建筑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考证的基础上,从建筑所在地的背景,建筑历史沿革、建筑现状、建筑特征等方面对太原教区当代天主教堂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和总结,而后,选取八个相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实例进行实地调研,以第一手资料为主,根据相关文献对其建筑形制和建设背景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与论证,概括总结了太原教区当代天主教堂建筑的基本状况和建筑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列举国内主流城市具有代表性的当代教堂建筑,与太原教区当代天主教堂作简略比较,最后探讨了太原教区当代天主教堂在建筑形式、建筑材料和结构技术方面的特征以及其在全国当代天主教堂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提出现代建筑中应该融入传统元素,继承传统建造手法,保存优秀传统文化的设计理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