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清泽潞商人兴衰对当今山西转型发展的启示——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引
【6h】

明清泽潞商人兴衰对当今山西转型发展的启示——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现实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明清泽潞商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难点及创新点

1.4.1 论文的难点

1.4.2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2.1 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2.1.1 发展的相关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

2.2 科学发展观相关理论

2.2.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2.2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2.3 转型发展相关理论

2.3.1 转型发展及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相关理论

2.3.2 转型跨越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2.3.3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理论

2.4 资源型城市定义及相关理论

2.4.1 资源型城市定义

2.4.2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特征

2.4.3 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第三章 明清泽潞商人的兴衰

3.1 明清泽潞商人的概念界定

3.2 泽潞商人的兴盛及原因分析

3.2.1 泽潞商人的兴起与明中叶“开中制”有密切关系

3.2.2 泽潞商人独特的发家之处——重点依靠铁货和丝绸贸易

3.3 泽潞商人的衰败及其原因

3.3.1 社会环境的影响

3.3.2 泽潞商人自身因素的影响

第四章 当今山西发展的现状及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4.1 当前山西经济发展现状

4.1.1 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4.1.2 产业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

4.1.3 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严重

4.2 山西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4.2.1 山西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4.2.2 资源型城市产业成功转型的个案分析

第五章 泽潞商人兴衰对山西转型发展的启示

5.1 山西实现转型发展,解放思想是关键

5.2 抢抓“转型综改试验区”机遇

5.2.1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

5.2.2 要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政绩观

5.3 加大开放力度,加强交流与协作

5.3.1 “引进来”、“走出去”并举

5.3.2 积极推进对外贸易便利化

5.3.3 深化国内区域合作

5.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转型发展

5.4.1 以煤为基,多元发展

5.4.2 以节约资源和技术进步为基本路径,全面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5.4.3 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经济的整体素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泽潞商人是明清时期晋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是我国历史上影响力极为广泛的一个商人群体,他们多以经营资源型产业为主,创造了一个时代的商人传奇,然而却伴随着晋中票号的崛起和社会的动荡走向了衰败。
   山西省是一个资源大省,对于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由来已久,煤炭产业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代,可以说山西辉煌的历史与其丰富的资源有紧密的关系。作为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山西长期以来肩负着我国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的任务,为国家能源供应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过分依赖煤炭等资源开发以及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导致了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乏力、资源严重浪费、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考验,山西转型发展已迫在眉睫。
   明清泽潞商人的发展经历和山西的发展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法,研究了明清泽潞商人兴衰和山西发展的现状及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相关理论,通过社会调查和比较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泽潞商人的兴衰经历中探究了山西转型发展有效途径。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思路、方法以及研究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本文相关的理论及内涵,这部分主要针对发展、科学发展观、转型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基本定义、特点进行了简要阐述。第三部分首先对明清泽潞商人的来历进行了介绍,然后重点剖析了影响明清泽潞商人兴盛和衰败的原因。第四部分对当今山西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转型发展的案例阐述了转型发展的必要性。第五部分从明清泽潞商人兴衰的经验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引,总结了山西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第六部分对整篇论文进行了总结。
   山西转型发展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历史学角度出发,以唯物史观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分析明清泽潞商人的兴衰历程,研究当今山西省转型发展的相关问题,旨在为山西省转型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