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色彩在居住类空间中的设计效应及方法
【6h】

论色彩在居住类空间中的设计效应及方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言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色彩与室内空间研究的背景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

1.4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色彩的本质

2.1 认识色彩

2.1.1 色彩的基本概念

2.1.2 色彩的物理性

2.1.3 色彩的生理性

2.2 色彩的心理

2.2.1 色彩的象征

2.2.2 色彩的联想

2.3 色彩的搭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居住类室内空间构成的需求

3.1 人类的基本需求

3.1.1 庇护的选择

3.1.2 饮食的选择

3.1.3 休憩的选择

3.2 基本需求的进化

3.2.1 领域感的生成

3.2.2 社交性的需求

3.2.3 私密性的保障

3.3 特殊要素的完善

3.3.1 时间限度

3.3.2 空间限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色彩在应对室内空间设计中的策略

4.1 色彩基本属性之于空间设计的运用策略

4.1.1 色相的表现

4.1.2 明度的作用

4.1.3 纯度的效应

4.2 色彩的视觉效应之于空间设计的策略

4.2.1 统一整体氛围

4.2.2 突出重点设计

4.2.3 丰富空间层次

4.2.4 弥补设计的后期不足

4.3 色彩的载体之于空间设计的策略

4.3.1 色彩与材质

4.3.2 色彩与形体

4.4 色彩与光之于空间设计的策略

4.4.1 色彩在自然光源下的设计策略

4.4.2 色彩在人造光下的设计策略

4.5 色彩之于选择限度的设计策略

4.5.1 色彩基于空间限度下的运用方法

4.5.2 色彩基于时间限度下的运用方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插图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色彩是一种可迅速改变空间视觉效果的方法之一,是一种能够唤起人们视觉第一反应的重要媒介。如今它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色彩逐渐成为了一种经济高效的设计手段。无论是在建筑、城市规划或是居住类室内设计中的色彩设计都成为了着重研究的课题。色彩与设计的有机结合赋予空间更多的艺术气息和人文气息,它大大的促进了当今室内设计行业的多元发展,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生活对色彩的追求。
  在我国,虽然有很多有关室内空间色彩设计的研究值得我们去借鉴,但当今室内色彩设计领域中更多的是以室内装饰风格样式为着眼点。然而,如何从色彩的本质出发,将居住类空间的色彩环境营造为理想化的人类居所,却存在着一定的缺失。本文以此作为切入点,对色彩之于居住类室内空间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居住类室内设计的色彩环境在空间中的表现永远是人们对丰富空间性格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它所存在的目的就是为满足人们拥有更舒适和更丰富的室内空间以及人们生理、心理对空间的良好需求。
  本文基于对色彩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了色彩的一系列基本属性,包括其之于人生理层面及心理层面的各式特征,并通过对最为常用的几种色彩进行深入、详细的解析,归纳总结出以供策略生成的基础理论参考。
  其次,通过倚靠对居住类室内空间本源及形成动因的探讨,提出了在居住类室内空间设计中各层级的需求及有待解决的必要问题,也就是之于人作为室内空间使用主体对不同空间的不同需求所呈现出的问题,其包括“对领域感的需求”、“对社交性的需求”、“对私密性的需求”,同时提出了这各式需求在选择限度影响下,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对室内空间设计中所需应对的各式需求进行理性的剖析,提出有待依靠色彩所解决的问题。
  最后,基于对色彩这一表现手段的深入认识,以色为媒,对室内空间设计过程中,各界面如何运用色彩这一手段来实现其空间所需。在手段的提出过程中,以色彩不同层面上特质的分类,详细并具体的对解决空间设计中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方法。
  整篇文章的研究皆指期望在通过对色彩及其在居住类室内空间设计中的作用,提供一套清晰且易于操作的色彩设计体系,以应对不同情况、不同环境下的设计要求,力图摒弃以经验为主导的设计方法,试图探寻一条适用于室内空间设计且基于理性与科学的设计之路。

著录项

  • 作者

    周婧;

  •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
  • 学科 建筑技术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弢;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238.2;
  • 关键词

    居住类室内空间; 色彩运用; 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