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15年全国毽球锦标赛男子三人赛前八名技战术应用与分析
【6h】

2015年全国毽球锦标赛男子三人赛前八名技战术应用与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选题背景

1.2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1选题的目的

1.2.2选题的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毽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1.3.2国内研究动态

1.3.3毽球在国外的发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访谈法

2.2.3录像分析法

2.2.4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2008-2015年历届全国毽球锦标赛赛事举办情况分析

3.2 2015年全国毽球锦标赛男子三人赛前八名技术应用情况分析

3.2.1发球技术的应用情况

3.2.2起球技术的应用情况

3.2.3攻球技术的应用情况

3.2.4拦网技术的应用情况

3.2.5复合技术的应用情况

3.3 2015年全国毽球锦标赛男子三人赛前八名战术应用情况分析

3.3.1进攻战术的应用情况

3.3.2防守战术的应用情况

3.4 2015年全国毽球锦标赛男子三人赛前八名技战术应用效果分析

3.4.1 2015年全国毽球锦标赛男子三人赛前八名发球环节应用效果分析

3.4.2 2015年全国毽球锦标赛男子三人赛前八名进攻组织环节应用效果分析

3.4.3 2015年全国毽球锦标赛男子三人赛前八名进攻环节应用效果分析

3.4.4 2015年全国毽球锦标赛男子三人赛前八名防守环节应用效果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2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2015年“凌空杯”全国毽球锦标赛在湖北省宜都市完美落幕,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7支队伍227人参加了本次毽球锦标赛,对于与会者来说,这是一次通过毽球结识朋友、增进交流的难得机会,同时对于毽球科研工作者来说,这也是加快毽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和理论研究进程的大好时机。但不可回避的是,大多数群众对毽球的了解还仅限于平时的“踢毽子”游戏,对真正的竞技毽球了解的还不是很多,尤其对竞技毽球的技战术方面没有一个全面的接触与认识。因此,作为一名体育专业的学生一名毽球运动的爱好者,应该为更好的继承和传播毽球运动做出一份努力。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2015年全国毽球锦标赛男子三人赛进入交叉淘汰阶段八支队伍的比赛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1)从最近八年的毽球锦标赛发展情况来看,毽球运动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各地区毽球运动的发展并不均衡,毽球运动的参赛人员出现了严重的下滑。
  (2)本届毽球锦标赛上发球技战术的运用各有特点,但在技术的选择上大体相同,男子三人赛前八名队伍绝大多数队员都是采用高位正脚背的方式发球,虽然天津体育学院队、中山小榄镇队、国际毽球交流中心队和葫芦岛七中队也运用了其它的发球技术,但都只占到很少的一部分。发球的变化会使发球的路线、节奏等产生一定的变化,对比赛的得分效果会有积极的作用。
  (3)本届锦标赛上,在起球的技战术方面,前三名的天津体育学院队、中山小榄镇队和武汉体育学院队接发球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和稳定,无论是接发球成功率还是起球到位率,都展现出了比较高的技术水平。但是,排名靠后的深圳二队、葫芦岛七中队等和强队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各支队伍在起球的复合技术运用上越来越多也更加细致,选择直接一传到位进攻的接发球战术越来越少,有的队伍甚至就没有采用。
  (4)毽球运动发展至今,高水平运动队大都以倒勾的进攻方式作为主要的进攻手段。本届锦标赛上在进攻技术方面,虽然攻球技术种类很多,但大多数球队采用的是以外摆倒勾攻球为主,踏攻球为辅的模式,但是武汉体育学院队是以踏攻球为主,外摆倒勾攻球为辅,也有的球队两种攻球技术均衡使用。在进攻的战术方面,中路进攻是每支队伍使用率都很高的进攻战术,快攻的使用上各支队伍各有特点,自调快攻是快攻战术中使用率最高的,其它的快攻战术使用率比较低。
  (5)防守的技战术应用对每支队伍来说都至关重要。在本届锦标赛上,防守方面做得最好的就是天津体育学院队,这也是他们最终获得冠军的重要保障。随着各支队伍的进攻越来越流畅,防守就显得至关重要,防守的组织与战术的使用就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拦、堵、防”防守和“二拦一防”防守是本届锦标赛使用率最高的防守策略,双人拦网的防守策略将会越来越多被运用,并作为主要的防守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