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村规划建设中“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镇规划为例
【6h】

乡村规划建设中“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镇规划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与目的

1.3研究对象与内容

1.4国内外乡村建设相关研究

1.5研究方法及构架

第二章:乡村历史文化

2.1历史文化的概念及意义

2.2乡村历史文化的地位及价值

2.3乡村历史文化的类型及内容

2.4乡村中体现地域历史文化的特色内容

2.5小结

第三章:乡村规划中“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3.1我国乡村规划建设发展历程

3.2乡村规划建设中对历史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原则

3.3乡村规划建设中对历史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内容

3.4我国乡村规划实践中的历史文化保护

3.5我国乡村规划实践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3.6小结

第四章: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镇乡村规划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分析

4.1碛口镇概况

4.2碛口镇规划建设中对本土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4.3碛口镇规划建设中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经验总结

4.4碛口镇规划建设中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问题及对策

4.5小结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5.1总结

5.2展望

参考文献

插图、表目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资源,它承载着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就存在于我国的乡村中。乡村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还孕育着我国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其间有大量的历史记忆、生产方式等连同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各地的风俗、传统手工艺、传统节庆等,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土壤。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城镇化建设以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与发展,村庄建设和城市发展间的矛盾却逐渐显现出来:为了扩大城市化,加快城市化建设,我国村民大部分进城参与建设,而村落却面临着消亡的命运。这些现象使得我国乡村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展开以及习主席对“留住乡愁”的提出,我国乡村的规划保护工作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而且我国乡村基数比较大,所以进行乡村的规划建设是实现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本文试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角度着手,阐述了乡村规划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原则、内容,试从我国乡村规划实践中总结我国当前乡村规划中历史文化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以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镇为例,总结乡村规划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经验方法。在今后的乡村规划中,努力均衡乡村发展建设及其历史文化保护,使其既能满足乡民们对高水平物质生活的憧憬,也能将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得以落实,从而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明确了研究对象及内容;了解了国内外在乡村规划和乡村规划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方面的研究现状,并简述了论文研究的方法和论文框架。
  第二章解释了乡村“历史文化”的相关内容,包括历史文化的概念、意义、地位价值及类型与内容,为进一步研究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做基础。
  第三章阐述乡村规划的保护与传承。首先大致了解了我国乡村历史文化的保护状况及乡村规划建设的发展历程;其次,阐述了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原则及内容,并简要分析了我国美丽乡村规划实践和山西省的乡村规划建设实践中对于本土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方式方法;最后总结了当前乡村规划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对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镇的规划建设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了解它的自然状况、历史沿革和文化底蕴;分析研究它在规划中对于本土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内容和具体措施;总结重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
  第五章总结论文研究的结论及有待继续研究的内容,提出了保护和传承乡村历史文化是乡村发展建设的主题2。
  本论文是在总结我国乡村规划中历史文化保护现状和现有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实际调研为基础,在笔者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对研究课题进行探索,并针对一些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希望对乡村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尽自己的一点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