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强心剂BDF-9148中间体及抗肿瘤化合物的合成表征
【6h】

强心剂BDF-9148中间体及抗肿瘤化合物的合成表征

代理获取

目录

综述: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现状

一、心衰发生发展的机制

二、心衰的治疗

三、治疗心衰的药物

参考文献

BDF-9148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 强心剂BDF-9148中间体合成及表征

一、所用仪器、试剂、设备

二、反应过程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有机锡类抗肿瘤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活性筛选

结论

附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 BDF-9148中间体的合成表征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水平.在众多病种当中,尤以心衰最为棘手,研究表明,导致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心室重塑,即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导致的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变化.该文就BDF-9148的合成做出了初步的探索,设计出了完整且便捷易行的合成路线,并对所合成的六个中间体经元素分析、<'1>HMR及<'13>CMR进行了结构确证,给出了它们的结构,确定为目标化合物.第二部分 抗肿瘤化合物的合成表征活性筛选自 从八十年代初A.J.Crowe等人报道一些有机锡配合物有较强2的抗癌活性以来,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合成和系统的抗癌活性筛选.然而,有机锡类抗癌化合物的分子作用机理迄今仍不清楚,缺乏行之有效的药物分子设计思想来指导新药的设计合成,通常是模仿顺铂和卡铂的分子结构或套搬铂类药物开发的经验,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设想.因此,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特别是M.Gielen等人以苯甲酸及其衍生物做配体合成了一系列有机锡化合物,发现其中某些化合物抗癌活性与临床一线药物顺铂相当,甚至高于顺铂,但其毒副作用很强.该文以有许多生物活性的异羟肟酸化合物和1-苯基-3-甲基-4-对硝基苯甲酰基-5-吡唑酮(HQ)做配体合成了三个正丁基锡化合物,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Bu<,2>SnQ<,2>的单晶结构进行了描述.同时进行了体外抗癌活性筛选,取得预期的良好结果,基本符合李青山教授以往研究的构效关系:1)有机基团R决定整个化合物的抗癌活性,正丁基具有较强的活性;2)配体的性质也影响其活性,尤其是水溶性;3)配体芳环上引入不同的电性基团会导致配合物的配位环境的差异并使配合物在生理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从而造成其抗癌活性的不同.这些化合物的合成使得抗肿瘤药物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