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的法律适用
【6h】

我国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的法律适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选题来源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我国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概述

第一节 惩罚性赔偿的概念及功能

第二节 惩罚性赔偿与补偿性赔偿和法定赔偿的关系

第三节 我国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现状

第三章 我国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法律适用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法定赔偿适用泛化且“惩罚性”特征凸显

第二节 法院在“恶意”“情节严重”的认定中缺乏统一标准

第三节 权利人举证难度过大

第四节 惩罚性赔偿计算方法不明确

第四章 境外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

第一节 美国对惩罚性赔偿的规定

第二节 加拿大对惩罚性赔偿的规定

第三节 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对惩罚性赔偿的规定

第五章 我国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的完善

第一节 严格适用法定赔偿

第二节 细化“恶意”“情节严重”认定标准

第三节 完善举证责任分配

第四节 明确惩罚性赔偿的计算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由于近年来商标侵权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商标权利人的权利意识不断提高,我国新《商标法》首次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主观上具有恶意且侵权情节严重的侵权人以多于其实际获利或商标权人的实际损失的数额进行赔偿。但是惩罚性赔偿条款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值得我们研究和讨论。我们选取了适用新《商标法》的涉及到惩罚性赔偿的案件37件,以此为样本进行分析,发现这37件案件全部采用了法定赔偿制度确定赔偿数额,有7件案件法院在适用法定赔偿原则时考量了惩罚性赔偿的因素。经过对案例的具体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中存在着法定赔偿适用泛化且“惩罚性”特征凸显,法院在“恶意”“情节严重”的认定中缺乏统一标准以及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计算难,商标“许可使用费”实践中多无法进行参照等问题。对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加拿大、我国台湾地区等都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综合前面国家和地区对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规定,惩罚性赔偿制度主要在侵权人有主观故意的侵权行为中适用,一般会规定一个惩罚性赔偿数额的最高上限,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规定以补偿性赔偿数额为计算基础,按照其倍数进行确定。我国应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结合本国实际,完善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的法律适用,具体包括严格适用法定赔偿,细化“恶意”“情节严重”认定标准以及完善举证责任分配,明确惩罚性赔偿的计算方法。

著录项

  • 作者

    莫陈愿;

  •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

  • 授予单位 聊城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成立;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商标侵权; 惩罚性赔偿;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