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桦脂酸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的影响及其抗肿瘤侵袭转移机制探讨
【6h】

白桦脂酸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的影响及其抗肿瘤侵袭转移机制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 料 与 方 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

1. 白桦脂酸作用先后人结肠癌HT-29细胞形态学改变:

2. 白桦脂酸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3.白桦脂酸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的影响:

4、白桦脂酸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5、白桦脂酸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内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乙酰肝素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表达及其相关调控

致谢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白桦脂酸在体外水平上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的影响,同时探讨白桦脂酸抗肿瘤侵袭转移的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结肠癌HT-29细胞,并配制不同浓度的药物(白桦脂酸浓度分别为0ug/L(空白对照组)、5ug/L、10ug/L、20ug/L、40ug/L),分别作用于细胞。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于后细胞的生长情况。用MTT法评估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药物对细胞凋亡程度的影响;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定量分析药物对细胞内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
  1.显微镜下观察对比细胞形态:空白对照组细胞体积大、呈圆形,胞质丰富,呈紧密贴壁生长。药物组细胞体积减小,细胞皱缩,数目较少,边界不清,贴壁不紧密,呈缓慢生长状态,可见坏死漂浮细胞。
  2..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不同浓度的药物(5ug/L、10ug/L、20ug/L、40ug/L)分别作用于细胞,作用24小时后,药物组相对于空白对照组(0ug/L)的抑制率分别为13.5%、26.1%、45.8%、51.3%。作用48小时后,抑制率分别为14.4%、30.0%、51.1%、62.4%。作用72小时后,抑制率分别为19.0%、35.0%、53.8%、65.0%。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表明白桦脂酸在体外水平可以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而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3.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不同浓度的药物(5ug/L、10ug/L、20ug/L、40ug/L)分别作用于细胞48小时,各组的凋亡率分别为3.4%、9.2%、20.4%、27.4%,空白对照组(0ug/L)的凋亡率为2.0%。说明白桦脂酸在体外水平可以促进细胞的凋亡,而且凋亡率随着药物剂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各组之间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细胞划痕检测细胞迁移抑制率:药物作用于细胞48小时后,对照组细胞迁移距离(um)为152.17±3.51。药物组迁移距离分别为144.21±1.75、127.14±2.26、101.52±0.50、73.32±1.26。结果显示,药物可以使细胞的迁移能力降低,而且迁移能力的降低程度并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各组之间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在不同药物浓度的干预下(0ug/L、5ug/L、10ug/L、20ug/L、40ug/L),细胞中乙酰肝素酶mRNA表达量分别为1.000±0.034、0.910±0.034、0.856±0.156、0.694±0.006、0.474±0.073。说明药物可抑制细胞中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抑制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各组之间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白桦脂酸可以在体外水平有效的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2.白桦脂酸可以在体外水平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
  3.白桦脂酸可以在体外水平有效的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迁移,并呈剂量依赖性。
  4.白桦脂酸可通过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内乙酰肝素酶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