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粘着斑激酶与p53对细胞增殖的研究
【6h】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粘着斑激酶与p53对细胞增殖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背景:
  类风湿关节炎(RA)以慢性和侵蚀性滑膜炎为主要特点的一种自身免疫病,可影响多个关节导致其破坏、变形,并最终造成身体残疾,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RA患病率为0.5%~1%,大量研究表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异常增生是RA发病的关键。粘着斑激酶(FAK)是一种蛋白激酶,参与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在肿瘤研究领域,FAK能通过其N-末端的FERM结构域与p53结合,进而抑制细胞凋亡,即FAK可通过抑制p53基因的表达来阻止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研究发现RA患者FLS与肿瘤细胞有许多相似的特性,如进行性增生、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同肿瘤细胞无限增殖及转移的机制相似。我科前期研究表明,FAK在RA滑膜组织中表达量较正常滑膜组织显著升高,且通过抗风湿治疗后,可抑制FAK表达,促进FLS凋亡,这表明FAK在FLS的过度增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还有研究表明,p53缺失可能参与RA滑膜组织增生这一病理过程。那么在RA的发病过程中,FAK是否可与p53相互作用,使p53表达减少导致FLS过度增殖,从而参与RA的发病机制,值得研究。
  目的:
  1、通过体外研究FAK、p53在RA成纤维滑膜细胞中的表达,探讨RA的发病机制;
  2、探讨FAK、p53对RA成纤维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为治疗RA提供新靶点。方法:
  1、取确诊的RA患者滑膜组织进行体外培养;
  2、对体外培养的RA患者滑膜细胞进行不同处理,分别加入TNF-α(10ng/ml)及不同浓度的蛋白酶抑制剂(MG-132)(1μM、5μM、10μM、20μM),48h后RT-PCR检测各组FLS上FAK及p53 mRNA的水平;
  3、体外培养的滑膜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蛋白酶抑制剂(MG-132)(1μM、5μM、10μM、20μM),分别于处理后的24h、48h、72h、96h进行细胞增殖试验;
  4、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
  结果:
  1、TNF-α作用后滑膜细胞的FAK mRNA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作用后p53 mRN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所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MG-132作用后滑膜细胞的p53 mRNA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浓度为5μM时p53 mRNA水平最高;MG-132作用后FAK mRNA水平较对照组有所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不同浓度的MG-132作用后,FLS的增殖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受到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粘着斑激酶在体外经TNF-α作用后其mRNA水平增高,经MG-132作用后其mRNA水平略有降低,粘着斑激酶参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过程;
  2、p53在体外经MG-132作用后其mRNA水平增高,p53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滑膜细胞的过度增殖,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