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及cTnI、CKMB的影响
【6h】

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及cTnI、CKMB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2.2 三组患者麻醉起效、镇痛维持及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2.3 阻滞效果

2.4 给药前、给药后24小时cTnI、CKMB比较

2.5 不良反应

3 讨 论

3.1 臂丛神经阻滞

3.2 罗哌卡因

3.3 肌钙蛋白和心肌酶

3.4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罗哌卡因相关的资料分析

4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超声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在超声下通过腋路法行臂丛神经阻滞时三种浓度罗哌卡因的起效时间、麻醉镇痛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麻醉效果及其对cTnI、CKMB的影响,探讨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时罗哌卡因较为合适的浓度。
  方法:
  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择期行肘部或肘关节以下手术的患者60例,其中男29、女31例,年龄20~60岁,BMI值在20~25kg/m2,ASAⅠ~Ⅱ级。将以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33%罗哌卡因组(A组)、0.4%罗哌卡因组(B组)、0.5%罗哌卡因组(C组),每组2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测定给药后药物的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运动功能恢复时间、阻滞效果,并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于给药前(T0)和给药后24 h(T1)抽取患者静脉血4ml,送至检验科进行血清cTnI、CKMB的测定。
  结果:
  在本文所用方法麻醉后,通过比较三组患者各项指标,发现随着罗哌卡因浓度的增加,药物的起效时间缩短、作用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的镇痛维持及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效果无差异(P>0.05),三组病人均未见与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发生。与T0比较,三组患者在T1时间点cTnI、CKMB增高(P<0.05),组间比较,在T0时点,三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点,三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时,0.4%的罗哌卡因可能较为合适,因其可以在满足手术需求的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降低对患者心肌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