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提高德育教学效果策略之研究
【6h】

提高德育教学效果策略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3 基本概念界定

1.3.1 德育

1.3.2 教学效果

2 德育教学效果的现状

2.1 德育教学效果的社会现状

2.2 德育教学效果的学校现状

3 德育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3.1 德育途径仍然较为狭窄

3.2 德育理念仍存在不科学不合理难落实的问题

3.3 德育教师对德育过程的认识和把握仍然不够深入

3.4 德育教师素质的整体水平仍然有些偏低

3.5 学生的学习力水平整体仍然有些偏低

4 提高德育教学效果的策略

4.1 拓宽德育途径

4.2 更新德育理念

4.3 重视德育过程

4.4 提高教师素质

4.5 培养学生学习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学校德育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作用,关系着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从内容上看,社会主义中国的学校德育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学校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它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另一方面它也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但是,一些社会调查和教学实际考察显示,当前我国学校的德育实效性呈现普遍偏低的状态,其育人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是知识上的能手,其品德、素质并没有得到多少提高。德育的教学效果极不理想。
   本文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从德育途径上看,当前我国学校的德育途径仍然较为狭窄,各校除了常设政治课外,其他德育途径受到的重视程度仍然相对较低;从德育理念上看,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理念不科学不合理难落实的问题仍然较为严重;从德育过程上看,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教师对德育过程的认识和把握仍然不够深入;从教师的教学行为上看,当前我国学校的德育教师的整体素质仍然较为偏低;从学生的学习行为上看,当前我国在校学生的学习力水平整体仍然有些偏低。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即:在德育途径的开发上,应适当拓宽德育渠道,合理运用各种德育途径提高学生的品德和素质;在德育理念的更新上,要积极引进更具人文精神、更贴近德育本质规律、更符合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校德育理念;在德育过程的认识和把握上,德育教师要对德育过程的内涵、要素等有一个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在教师素质的提高上,教师应从综合文化素养、师德、教学基本技能等三个方面入手,提高自己的德育教学水平,促进自己专业化健康快速发展;在学生学习力的培养上,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情趣、坚定学生学习毅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开发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入手,使学生体验成功,明白学习力的重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本文旨在呼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号召,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通过对我国中小学学校德育全方位的研究,进而探讨导致德育教学效果低下的种种原因,提出种种策略,最终提高我国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