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曾国藩家庭伦理教育思想内在矛盾及其成因
【6h】

曾国藩家庭伦理教育思想内在矛盾及其成因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创新之处

1.4 研究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5 预期达到的研究结果

2 研究问题的确立

3 曾国藩家庭伦理教育思想内在矛盾的表现

3.1尽忠与尽孝的两面性

3.2施舍与敛财的对立

3.3开放与保守的并存

3.4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3.5倔强与软弱的冲突

3.6出仕与入仕的相背离

3.7“爱人”与“杀人”的人性困惑

4曾国藩家庭伦理教育思想内在矛盾的成因

4.1社会机制

4.2文化机制

4.3实践机制

5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家庭伦理教育对个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关键意义。曾国藩的家庭伦理教育思想在中国家庭伦理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当时的晚清社会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以曾国藩的家庭伦理思想及其内在矛盾为研究对象,围绕其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主要内容及其内在矛盾研究展开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创新之处,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及预期达到的研究结果等。
  第二部分是对本文章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确立,并对曾国藩家庭伦理教育思想内在矛盾进行理解和剖析。
  第三部分是曾国藩家庭伦理教育思想中内在矛盾的表现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分为尽忠与尽孝的两面性、施舍与敛财的对立、开放与保守的并存、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倔强与软弱的冲突、出仕与入仕的相背离以及“爱人”与“杀人”的人性困惑等方面。
  最后一部分阐述曾国藩家庭伦理教育思想内在矛盾的成因,分为社会机制、文化机制与实践机制。
  综上所述,曾国藩的家庭伦理教育思想的内在矛盾是乱世之下,风云际会的产物。对曾国藩家庭伦理教育思想中的矛盾及成因进行研究和探讨,对近代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家庭伦理教育思想研究以及现代家庭伦理教育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