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郝懿行、王照圆《诗说》、《诗问》研究
【6h】

郝懿行、王照圆《诗说》、《诗问》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选题意义

1.2《诗说》、《诗问》的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2 郝氏夫妇的生平及《诗说》《诗问》的版本

2.1《诗说》《诗问》的作者和版本

2.2郝懿行、王照圆的生平

2.3郝懿行、王照圆交游考

2.4《诗说》、《诗问》的学术背景

3 《诗说》、《诗问》的撰写特点与体例

3.1《诗说》、《诗问》撰写特点

3.2“说诗”目的与体例

4 《诗说》、《诗问》采录文献与内容

4.1明引文献

4.2暗引文献

5 《诗说》、《诗问》与《尔雅义疏》的对比研究

5.1《诗说》、《诗问》与《尔雅义疏》成书时间及关系

5.2《诗说》、《诗问》与《尔雅义疏》对应之处

5.3《诗说》、《诗问》与《尔雅义疏》相异之处

6 《诗说》、《诗问》的思想和文献价值

6.1《诗说》、《诗问》体现的思想

6.2《诗说》、《诗问》的文献价值和不足之处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郝懿行、王照圆在训诂、治经方面大有造诣,是清代考据学盛行大背景中的重要学者,他们为后世留下了诸多影响颇大的著作,在学术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后世学者对郝氏夫妇的诗学研究多侧重于二人的生平与交游、二人所著之书—《诗说》、《诗问》的文学特色的研究等方面,亦或侧重王照圆以女性角度解诗的特点。总之,后人对郝氏夫妇及其治诗著作的研究角度与内容较为单一,故笔者从文献学角度,运用横纵向比较法,分析《诗说》、《诗问》的“说诗”体例、特色,梳理《诗说》、《诗问》中所引文献,比较、分析《诗说》、《诗问》与《尔雅义疏》异同之处,从而以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把握郝氏夫妇的治诗思想和治诗价值。
  首先,重回清代,重识郝氏夫妇。了解古人及其著作,需要用了解之同情的思路,回到他所处的时代和学术大背景中解读,才能更接近所谓的“真相”。《诗说》、《诗问》处于“诗经清学”大背景中,而促成“诗经清学”的主要动力在于这一时期学术思路的转变,此时的学术思路逐渐由宋明之“尊德性”演变为“道学问”,即求义理必取证于经典,治学方法也成为梁启超所说的“科学性”方法,这一学术思路的转变影响了这一时代的诸多学者。郝氏夫妇既生活于考据学风靡的学术大背景中,又受到家人、恩师、朋友的学术熏染,故二人的治经方法侧重训诂、文字、音韵、名物、考证等方面,治诗成绩亦斐然。
  其次,归纳《诗说》、《诗问》的撰写特点:第一,旁征博引,或用自己的说法反驳他人的说法,或用他人的说法反驳他人的说法。第二,以《诗》解《诗》,笔者罗列出《诗说》、《诗问》中30处以《诗》解《诗》的情况,一目了然,便于查看。第三,互问互答,二人对话内容大致分为三部分:对时间、历史等的考证与补充;研讨《诗》旨;对《诗》的艺术品析。研究郝氏夫妇说诗的目的和体例是本文的重点之一,《诗说》、《诗问》虽为“说诗”,但依旧有章可循,故笔者归纳了其体例:注音引小学书籍、其他书籍、亦或自说;注释解义引诸子之书、自身经验、修正讹误;评议之条,对《诗》本身进行评议、对所引文献的评议、他著对《诗》之评议。总言之,郝氏夫妇的撰写体例充分彰显出二人深厚的经学底蕴。
  最后,笔者利用四部分类法,将《诗说》、《诗问》中采录的文献及其内容罗列成表格,标出这些文献的存佚及其常用版本;并以纵向对读的方式,将郝懿行最重要的代表著作《尔雅义疏》与《诗说》、《诗问》作比较,归纳其异同之处,得出《尔雅义疏》继承和修正了《诗说》、《诗问》的释义,延其脉络,探求郝懿行释义思想的发展与演变。此外,《诗说》、《诗问》不仅体现了礼学思想、君子思想,还具有很重要的文献价值;当然,二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其对《诗》的分析、考量之功用不容忽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