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观念研究——以“兴女学”思潮与实践为例
【6h】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观念研究——以“兴女学”思潮与实践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近代中国各类女子教育观念的内涵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有着不同的意义,梳理、探讨这些女子教育观念,能够展现女子教育观念本身含义的演变,及其背后隐含的教育观、妇女观、性别观等观念的变化。同时,近代女子教育观念,作为近代中国观念史的组成部分,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研究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观念,也可以从不同方面感知、呈现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画面。 19世纪后半叶,“兴女学”作为一种救国主张被知识分子所提出,20世纪初,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及西方文明的影响,兴女学作为强国保种的手段而被多数知识分子认可,并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一个重要的思潮。总体而言,“兴女学”思潮的讨论内容主要集中在兴女学与社会发展、兴女学与女性发展两个方面。同时,思潮会影响实践活动,在兴女学思想的影响下,时人进行创办女校、大学开女禁、中学男女同校等“兴女学”实践活动。 以“兴女学”思潮与实践为背景,传统的贤母良妻教育观念内部分化成为绝对的贤母良妻主义、相对的贤母良妻主义以及母性主义。随着社会近代化历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西方文明的影响,近代中国产生了女国民、男女平等及独立人格三种主要的女子教育观念。女国民教育观念伴随着近代国家观念、国民观念的出现而产生,表现了对女性国民身份的认可,并且强调女性对于国家的义务。男女平等教育观念是男女平等思想在女子教育观念上的体现,强调男女享受同样的教育权,并要求男女接受同等的教育。独立人格教育观念是摒弃女性各种附加身份,使“女人”成为“人”,真正以女性为主体的、追求女性人格独立的教育观念,也是近代女子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观念的整体发展表现出女性家庭职责比重减少、国家义务增强和女性主体身份凸显等特点,而且各种观念的产生与演变都与具体社会背景相关联,时代特征鲜明。此外,虽然近代女子教育观念并未完全被近代社会所接受,但是仍在近代女子教育内容、近代学制改革、妇女解放及社会观念变革等方面有所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