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血管介入诊疗中放射工作人员有效剂量的估算
【6h】

心血管介入诊疗中放射工作人员有效剂量的估算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研究生导师及课题指导小组介绍

论文说明:主要符号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地调查介入诊疗程序

1.1 调查地点及例数

1.2 调查内容

1.3 调查原则及目标

2 筛选实验条件

3 主要仪器设备

3.1 热释光剂量仪

3.2 TLD2000型粉末分样器

3.3 2000B型TLD远红外精密退火炉

3.4 介入手术室DSA设备

3.5 仿真人体模型

4 制备热释光剂量计

5 质量控制

5.1 质量控制用热释光剂量计标准曲线

5.2 仪器设备的性能检测与校正

6 仿真人体模型试验

6.1 热释光剂量计的布放原则及方法

6.2 仿真人体模型摆放位置及投照方法

7 实验室测量

7.1 测量仪器

7.2 测量前注意事项

7.3 测量条件

8 估算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有效剂量

8.1 仿真人体模型内器官、组织的吸收剂量DTT,R的计算

8.2 有效剂量E的估算

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介入放射学中辐射防护现状及防护措施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心血管介入诊疗一般较复杂、多角度投照、操作时间长、曝光量大,从事该诊疗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辐射照射,散射线分布多,个人防护受到一定的限制。本研究以在介入手术室现场调查的,心血管介入诊疗中DSA设备显示的数据为基础,筛选出实验条件,模拟实际心血管介入诊疗过程,通过布放在仿真人体模型器官、组织内和体表的热释光剂量计,测量估算出心血管介入诊疗中放射工作人员的有效剂量,为辐射防护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对加强完善辐射防护,维护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方法:
   1实地调查在医院介入手术室现场记录心血管介入诊疗时DSA设备的相关参数,如管电压、管电流、总透视时间、减影时间,投照方式,累积剂量面积乘积、累积空气比释动能等。
   2筛选实验条件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比较,主要依据累积空气比释动能值的大小,选取心血管介入诊疗中累积空气比释动能值中最高、中位值和最低的3例,将仿真人体模型实验分为心血管介入诊疗复杂组、心血管介入诊疗中等组和心血管介入诊疗简单组(详见表1),将在这3例心血管介入诊疗中,实时记录的DSA设备运行时的参数,作为仿真人体模型实验时DSA设备透视、减影时的使用条件(表2至表4)。
   3热释光剂量计的制备及刻度 TLD2000P LiF(Mg、Cu、P)粉末,北京康科洛电子有限公司生产,240℃时退火15分钟,自然冷却后,用粉末分样器分装密封于直径2mm的塑料管中备用。制备好的热释光剂量计送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放射诊疗质量控制实验室进行刻度,照射线质为80kV的X射线(N80),照射剂量Hp(10)(mSv)分别为0.20、0.50、1.00、3.00、5.00,照射值的扩展不确定度5.0(k=2),刻度因子Cf=0.000699mSV/Xi,Xi为仪器测量读数(扣本底)。
   4仿真人体模型实验在替代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仿真人体模型器官、组织内的预定孔中放置热释光剂量计,然后在仿真体模的头、胸、腹、性腺等体表部位的前面、背面、左侧、右侧各布放一枚热释光剂量计,最后给仿真体模穿上铅衣、带上铅围脖,将该仿真体模放置于介入手术室心血管介入诊疗时放射工作人员常站立的操作位置,将铅玻璃防护屏放在适当的位置。将替代患者的仿真人体模型放置于诊疗床上,DSA设备的影像接收器对准患者体模的胸部。根据筛选出的实验条件(表1-表3),分3组分别对替代患者的仿真人体模型进行照射,模拟实际心血管介入诊疗过程,结束后依次取回热释光剂量计,分别编号送实验室测量。
   5估算心血管介入诊疗时放射工作人员的有效剂量根据仿真人体模型实验的测量结果,计算心血管介入诊疗时复杂组、中等组和简单组仿真人体模型内各个器官、组织的吸收剂量,并根据ICRP103*出版物推荐的辐射权重因子和组织权重因子估算心血管介入诊疗时复杂组、中等组和简单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有效剂量。
   结果:
   在心血管介入诊疗复杂组中,吸收剂量最大的组织为红骨髓184.65μ Gy,其次为脾84.75μ Gy,再次为骨表面18.76μ Gy,吸收剂量较小的为乳腺0.75μGy和胸腺0.00μ Gy。心血管介入诊疗中等组中,吸收剂量最大的组织为红骨髓195.67μ Gy,其次为骨表面16.97μ Gy,再次为胰8.96μ Gy,吸收剂量较小的为睾丸1.12μ Gy和胸腺0.00μ Gy。心血管介入诊疗简单组中,吸收剂量最大的组织为红骨髓71.57μ Gy,其次为胰20.35μ Gy,再次为皮肤13.35μ Gy,吸收剂量较小的为甲状腺0.75μ Gy和小肠0.37μ Gy。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有效剂量的估算结果分别为心血管介入诊疗复杂组36.0μSv,心血管介入诊疗中等组29.4μSv,心血管介入诊疗简单组15.9μSv。
   结论:
   从仿真人体模型实验估算结果看,在心血管介入诊疗复杂组、心血管介入诊疗中等组和心血管介入诊疗简单组中,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有效剂量均较低,未达到造成放射性损伤的水平。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必须穿铅防护衣、戴铅帽、铅围脖和铅眼镜,要使用悬吊式铅玻璃防护屏、床侧铅防护帘、床侧防护板等,最大限度地降低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对无屏蔽防护设施和屏蔽防护没有达到国家防护标准的介入放射工作场所要进行改造,以保证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在此环境中长期工作的健康安全。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必须遵照GB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和GB5294-85《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要求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每3个月为1个监测周期,1年4次。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对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评价工作场所的防护水平,提高放射防护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