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利用芦笋老茎栽培鲍鱼茹和秀珍茹的研究
【6h】

利用芦笋老茎栽培鲍鱼茹和秀珍茹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鲍鱼菇与秀珍菇

1.1.1 鲍鱼菇概述

1.1.2 鲍鱼菇的生物学特性

1.1.3 鲍鱼菇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

1.1.4 秀珍菇概述

1.1.5 秀珍菇的生物学特性

1.1.6 秀珍菇的营养成分

1.2 芦笋和芦笋老茎

1.2.1 芦笋概述

1.2.2 芦笋老茎概述

1.3 食用菌子实体多糖的概述

1.3.1 多糖的概述

1.3.2 多糖的提取与测定

1.3.3 食用菌多糖的研究概况

1.4 食用菌子实体抗氧化性的概述

1.4.1 自由基

1.4.2 抗氧化性

1.4.3 国内外抗氧化剂的研究概况

1.5 本实验的意义和目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鲍鱼菇、秀珍菇母种培养基的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配方

2.1.3 主要仪器

2.1.4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菌株的形态特征

2.2.2 在不同配方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状况比较

2.2.3 在不同配方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度以及生长势比较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培养料对鲍鱼菇、秀珍菇出菇产量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培养料配方

3.1.3 主要仪器

3.1.4 鲍鱼菇、秀珍菇的袋式栽培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配方芦笋老茎培养料对鲍鱼菇和秀珍菇产量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培养基成分对鲍鱼菇、秀珍菇多糖含量和抗氧化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菌株

4.1.2 培养基配方

4.1.3 主要仪器

4.1.4 试剂及溶液

4.1.5 鲍鱼菇、秀珍菇的瓶式栽培

4.1.6 鲍鱼菇、秀珍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与测定

4.1.7 鲍鱼菇、秀珍菇抗氧化性的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培养基成分对鲍鱼菇和秀珍菇产量的影响

4.2.2 培养基成分对鲍鱼菇、秀珍菇子实体多糖含量的影响

4.2.3 培养基成分对鲍鱼菇、秀珍菇子实体抗氧化性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4.2.4 培养基成分对鲍鱼菇、秀珍菇子实体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影响

4.2.5 培养基成分对鲍鱼菇、秀珍菇子实体还原能力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实验选择芦笋老茎为主料,添加不同的辅料,研究培养料对鲍鱼菇和秀珍菇不同菌株的影响。分别从母种的筛选、栽培得到的子实体产量、生物学效率、以及子实体中多糖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在传统的PDA培养基上添加一定量的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维生素,制成PDA蛋白胨培养基、PDA维生素蛋白胨培养基、PDA玉米培养基、PDA综合培养基。在这4种培养基上分别进行鲍鱼菇BH、BS菌株和秀珍菇C、D菌株的筛选实验,分别与在传统的PDA培养基上生长的母种进行比较,从菌丝边缘、密度、色泽、以及菌丝的生长速度、菌丝的生长势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鲍鱼菇两个菌株BH和BS在PDA蛋白胨综合培养基中培养,其菌丝边缘、密度、色泽、菌丝生长速度以及生长势都是最佳的,没有黑头孢子梗产生;而在传统的PDA培养基上,除了菌落边缘较整齐以外,其它的指标都不如有添加物的培养基。对于秀珍菇的两个菌株C和D,在培养基中添加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维生素,对菌株的生长状况没有影响;而在PDA蛋白胨综合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长势最强。综合来说,鲍鱼菇两个菌株之间的差异不大,而秀珍菇的两个菌株C明显比D的生长状况好。
  鲍鱼菇、秀珍菇通常以棉籽壳为主料进行栽培,本实验选择芦笋老茎为主料,棉籽壳、麸皮、玉米粉、豆饼为辅料,与传统的棉籽壳培养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秀珍菇的两个菌株,以芦笋老茎为主料,不论添加什么辅料,都会使其产量提高;而对于鲍鱼菇的两个菌株,添加不同的辅料对其产量影响较大。本实验证明,在芦笋老茎培养料中添加棉籽壳、或者添加棉籽壳和麸皮,可以使BH和BS的产量明显提高。
  在芦笋老茎培养料中添加碳源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乳糖、淀粉和无机盐MgSO4、KH2PO4进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碳源和无机盐,不能使鲍鱼菇子实体多糖含量提高,反而会抑制多糖的合成;而对于秀珍菇,添加碳源和无机盐可以促进多糖的合成,提高子实体内多糖的含量。在培养料中添加无机盐MgSO4,能导致BS菌株抗氧化性成分的提取率明显提高;添加乳糖和MgSO4能使BH菌株的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添加乳糖和MgSO4,能够使秀珍菇抗氧化性成分的提取率明显降低,但是会使其还原能力明显升高。添加蔗糖和MgSO4,秀珍菇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明显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