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建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当代自然主义的解决方案研究
【6h】

重建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当代自然主义的解决方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导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内容与写作思路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当代社会科学中的自然主义转向

1.1 自然主义转向的外部影响与内在动因

1.1.1 科学层面:自然科学的成功

1.1.2 哲学层面:逻辑经验主义的衰落与自然主义的复兴

1.2 自然主义的涵义

1.2.1 自然主义的历史溯源

1.2.2 自然主义的内涵界定

1.2.3 自然主义的研究域面

1.3 社会科学的自然主义进路及特征

1.3.1 经验自然主义

1.3.2 批判自然主义

1.3.3 自然化认识论

1.3.4 自然主义的社会认识论

1.4 自然主义转向的意义

1.4.1 哲学问题求解模式的变革

1.4.2 社会知识科学’性的辩护

1.4.3 社会科学哲学研究论域的扩大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体论维度:社会科学的自然主义论证

2.1 批判自然主义的理论来源

2.2 本体论的重申:先验实在论

2.2.1 知识的两种维度

2.2.2 实在的先验论证

2.2.3 先验实在的分层特征及其三个领域

2.3 社会科学何以可能:批判自然主义的回答

2.3.1 社会行动转换模型

2.3.2 社会结构的突现性

2.3.3 社会本体论的先验论证

2.4 社会科学本体论的自然化

2.4.1 自然化社会科学本体论的必要性

2.4.2 社会本体论的自然主义论证:先验论证的重建

2.4.3 自然主义视域下的社会系统与人类行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方法论维度:社会科学研究的“自然化”

3.1 自然化社会科学的理论来源

3.2 自然化社会科学的形成

3.2.1 “自然化”的基本涵义

3.2.2 进化的社会科学

3.2.3 认知的社会科学

3.2.4 神经科学与社会科学

3.3 自然化社会科学的理论特征

3.3.1 连续性关系的澄清

3.3.2 综合的认知维度

3.3.3 进化解释与进化类比

3.4 社会科学“自然化”的哲学意义

3.4.1 社会科学研究模式的变革

3.4.2 社会科学统一性的构建

3.4.3 社会科学“科学性”的辩护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认识论维度:科学的连续性

4.1 连续性论题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

4.1.1 连续性论题的理论来源

4.1.2 哲学与科学的连续性

4.1.3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连续性

4.2 连续性建构的自然主义走向

4.2.1 哲学与科学的互动发展

4.2.2 当代自然主义与传统哲学的研究模式

4.2.3 连续性建构的动力学基础:“自然主义转向”

4.2.4 社会科学中哲学问题求解的新模式

4.3 连续性论题的“自然化”特征

4.3.1 社会行为的自然选择解释

4.3.2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认知革命”

4.3.3 社会科学实践的理性重建

4.4 构建连续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4.4.1 人类行为的科学心理学解释

4.4.2 文化进化解释的自然主义进路

4.4.3 社会科学与认知科学的融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践维度:自然主义的适用性

5.1 人类学研究的自然主义路径:表征的传染病模型

5.1.1 方法论个体主义的本体论困境与出路

5.1.2 表征的传染病模型的两种理论进路:模因论与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

5.1.3 文化表征的传染病模型的建构及其意义

5.1.4 社会科学中引入表征的传染病模型的意义

5.2 经济学研究中实验方法的运用与发展

5.2.1 社会科学中实验方法的兴起

5.2.2 实验方法的适用性考察

5.2.3 实验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哲学意义

5.3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走向一种自然主义的社会科学哲学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论文由导言、五个专题论述和结束语七个部分组成。
  导言部分针对本文选题的背景以及写作意义做了相关说明,具体考察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简略介绍了各专题的核心内容,特别是在写作思路的阐明中提供了各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指出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试图通过“自然主义转向”的思维模式,来重新考察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基本哲学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求解试图为社会科学构建一种以当代自然主义为核心观念的哲学基础。
  第一章从科学与哲学两个层面,分析了社会科学研究中自然主义转向的外部影响与内在动因,并着重从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模式的转变上,阐述了自然主义的基本内涵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自然主义进路及特征,从而进一步在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内容与方式、社会知识“科学性”的辩护,以及社会科学哲学研究论域等方面,探讨了自然主义转向的意义。
  第二章从本体论维度,立足于巴斯卡批判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念,阐释了自然主义在社会科学中的使用范围,以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本体论层面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来揭示社会科学可能性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本章从科学实践的层面上,通过邦格的系统本体论思想以及当代认知科学的新发展,为社会本体论的自然化,提供了一种基于自然主义哲学观念的论证方案。
  第三章进一步从方法论维度,以“自然化”为视角,阐述了自然化社会科学的形成、特征及意义。为此,本章以进化生物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自然科学,作为社会科学“自然化”的基础,具体分析了自然化社会科学得以形成的内在动力,并通过对连续性关系的澄清与综合认知维度的考察,描述了自然化社会科学理论的两个显著特征,从而揭示了社会科学采用“自然化”的研究视角,在社会科学统一性的构建、“科学性”的辩护等方面所带来的新的思维模式与观念。
  第四章立足于认识论维度,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连续性做了详细探讨,具体介绍了在当代自然主义观念的影响下,哲学与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连续性建构所表现出的自然主义发展趋势。在基础之上,本章进一步论证了,以“自然化”的方式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所构建的连续性,不仅为人类行为理论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心理学解释,而且为社会科学中文化现象的解释,构建了一种基于自然主义的研究路径。
  第五章以实践维度为基点,从“模型”、“实验”两个方面,考察了社会科学哲学与科学实践方面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论题:表征的传染病模型与社会科学中的实验方法,并以此详细阐述了人类学与经济学等具体社会科学与自然主义的互动。一方面,表征的传染病模型综合了当代自然主义的基本观念,为社会科学研究构建了一种自然主义的研究纲领,另一方面,实验方法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建基在共同的方法论基础上,从而为消除两者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的根本对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案。
  结束语部分概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不足之处,特别是从哲学的“规范性”与科学的“描述性”相融合的视角,着重阐述了特纳所提出的“折衷理论”,以及布迪厄和吉登斯所倡导的“实践论”,从而为解决自然主义本身所面临的“规范性”问题提供了求解的方案,同时也为构建自然主义的社会科学哲学纲领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