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皮肤镜诊断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研究
【6h】

皮肤镜诊断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主要符号表

前言

第一章 实验材料

1.1.临床资料

1.2.仪器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临床和皮肤镜资料收集

2.2.组织活检行病理诊断

2.3.皮肤镜征象分析

2.4.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组织病理学结果

3.2.皮肤镜诊断结果

3.3.皮肤镜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比较

3.4.两名医生皮肤镜诊断的比较

3.5.皮肤镜征象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皮肤镜在皮肤科临床应用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SK)是因角质形成细胞成熟迟缓所致的一种良性表皮内肿瘤。日光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是因长期暴晒于日光下,造成皮肤损伤所引起的一种癌前期病变。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最常见的恶性皮肤肿瘤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在肉眼观察的情况下不典型临床表现的SK、AK与BCC在鉴别诊断时有一定难度,使得误诊、漏诊的可能性加大,导致不能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皮肤镜作为一种非侵袭性的诊断工具,较组织病理这一有创性的检查更易被患者接受,所以本研究旨在确定皮肤镜诊断SK、AK、BCC的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以及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进而分析我国SK、AK与BCC患者皮肤镜的特异性指征以协助其鉴别诊断。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拟诊为SK的120名患者,年龄13-82岁,平均57.8岁,男57例,女63例;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临床拟诊为AK且发病部位发生在头面部的25例患者,年龄40-88岁,男16例,女9例;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临床拟诊为BCC且发病部位位于头面部的48例患者,年龄37-86岁,男24例,女24例,对这些患者行皮肤镜检查,将患者的临床照片与皮肤镜照片保存。由两名医生参照国外提出的SK、AK、BCC的皮肤镜诊断依据,采取盲法独立诊断,再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通过诊断性试验的研究方法,统计出皮肤镜在诊断SK、AK、BCC时的正确率、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Youden指数、Kappa值,同时统计出SK、AK、BCC各种皮肤镜特征出现的频次,计算发生率。
  结果:
  1.120例患者中86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SK,医生A皮肤镜诊断为SK的有80例,非SK有40例;医生B皮肤镜诊断为SK的有82例,非脂溢性角化病38例。与组织病理诊断比较,两名医生皮肤镜诊断SK的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Youden指数、Kappa值分别是91.67%、90.70%、94.12%、5.89%、9.30%、84.81%、0.805和93.33%、93.02%、94.12%、5.88%、6.98%、87.14%、0.841,两名医生经皮肤镜诊断SK的水平经卡方检验无显著性差异(x2=0.076,P>0.05)。SK的皮肤镜特征出现的频率排在前五位的是沟脊结构(72.1%)、粉刺样开口(61.6%)、粟粒样囊肿(45.3%)、点状或球状血管(33.7%)、发卡样血管(32.6%)。
  2.25例患者中18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AK,医生A皮肤镜诊断为AK的有18例,非AK的有7例;医生B皮肤镜诊断为AK的有16例,非AK的有9例。与组织病理诊断比较,两名医生皮肤镜诊断AK的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Youden指数、Kappa值分别是84%、88.89%、28.57%、11.11%、60.32%、0.6032和84%、83.33%、85.71%、14.29%、16.67%、69.04%、0.6350,两名医生经皮肤镜诊断AK的水平经卡方检验无显著性差异(x2=0.368,P>0.05)。AK皮肤镜指征比较一致,均表现为以红色或灰色网格为背景,表面有黄白色鳞屑,上面可见白色晕圈的毛囊开口,皮损周边边界不规则,可见线状血管。
  3.48例患者中36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BCC,医生A皮肤镜诊断为BCC的34例,非BCC患者14例;医生B皮肤镜诊断为BCC的38例,非BCC的10例。与组织病理诊断比较,两名医生皮肤镜诊断BCC的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Youden指数、Kappa值分别是91.67%、91.67%、91.67%、8.33%、8.33%、83.34%、0.7895和91.67%、97.22%、75%、25%、2.78%、66.22%、0.7648,两名医生经皮肤镜诊断BCC的水平经卡方检验无显著性差异(x2=0.889,P>0.050)。BCC的皮肤镜特征排在前四位的是树枝状血管(94%)、大量灰蓝色椭圆形癌巢(83%)、多发的灰蓝色小球状体(83%)和溃疡结构(36%)。
  结论:
  1.皮肤镜诊断SK、AK、BCC的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Kappa值均较高,提示本实验具有较高的真实性,说明这三种疾病的皮肤镜诊断与病理诊断存在较好的一致性。
  2.SK的皮肤镜表现中粉刺样开口、粟粒样囊肿这两种结构特异性较高,另外两种疾病出现这种皮肤镜指征的可能性非常小;AK皮肤镜表现会出现“草莓样图案”,即在红斑或红色或灰色网格的背景上出现饶以白色晕圈的毛囊开口,表面覆盖黄白色鳞屑,这种皮肤镜结构一般只出现在AK的患者皮损中;BCC患者的皮肤镜表现中树枝状毛细血管扩张、轮辐状结构、枫叶状结构的特异性较高,而其他两种疾病出现这种皮肤镜指征的机率很小。
  3.SK、AK、BCC皮肤镜下都具备各自特异性较高的指征,有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
  4.SK、AK、BCC的皮肤镜表现与病理表现存在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