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镇低保人员就业促进问题研究——基于平遥县实地调查的分析
【6h】

城镇低保人员就业促进问题研究——基于平遥县实地调查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和不足

第2章 城镇低保人员就业促进的基础理论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理论依据

2.3 促进城镇低保人员就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镇低保人员就业促进的现状及问题—平遥县的实例

3.1 平遥县城市低保制度及其在就业促进方面的政策

3.2 平遥县低保人员现状实证分析

3.3 城镇低保人员就业促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镇低保人员就业促进的影响因素

4.1 制度因素

4.2 经济因素

4.3 社会因素

4.4 个人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内外关于促进低保人员就业的措施及启示

5.1 国外关于促进低保人员就业的政策措施及启示

5.2 国内关于促进低保人员就业的政策措施及启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城镇低保人员就业的思路与对策

6.1 促进城镇低保人员就业的基本思路

6.2 促进城镇低保人员就业的制度设计

6.3 促进城镇低保人员就业的配套措施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核心内容,自1999年正式实施以来,经过提标、扩面和“附加福利”后,基本保障了城市贫困人员的生存权利,充分发挥了最后一道“安全网”的作用,并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但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低保救助不能让低保人员摆脱贫困。这就需要低保由消极的物质救助转向积极的能力建设,从而促进低保人员就业,提高其生活水平。随着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比重的上升,研究如何促进城镇低保人员就业显得更为必要。
  本文基于贫困陷阱理论、负所得税理论、贫困自我循环理论、第二代福利思想四大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为例,在了解平遥县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现状及在就业促进方面政策的基础上,对平遥县城镇低保人员的生活和就业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总结出城镇低保人员就业促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与就业促进相关的制度、经济、社会等环境因素,以及低保人员的年龄、劳动能力、教育程度、就业观念等个人因素,系统梳理了城镇低保人员就业促进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了促进城镇低保人员就业的基本思路。在基本思路的指导下,完善了城镇低保人员就业促进的制度设计,如改变收入抵扣方式,设定就业促进系数;提高低保附带政策的灵活性;逐步调整低保保准,实行差别救助方式;建立低保人员渐退帮扶制度等。并从政府、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城镇低保人员就业的配套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