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湘桂地区构造运动对油气藏破坏作用研究
【6h】

湘桂地区构造运动对油气藏破坏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前言

1.1 论文的来源和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成果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分析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层发育特征

2.2.1 地层系统

2.2.2 残留地层分布

2.3 构造特征

2.3.1 构造单元

2.3.2 构造样式

2.4 构造演化

2.4.1 中-新元古代盆地基底形成阶段

2.4.2 震旦纪-早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发育阶段

2.4.3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被动大陆边缘再次发育阶段

2.4.4 晚二叠世-三叠纪晚期海相盆地发育阶段

2.4.5 晚三叠世-新生代陆相盆地发育阶段

第3章 油气显示特征及古油藏分布

3.1 油气显示特征

3.1.1 湘中坳陷油气显示特征

3.1.2 桂中坳陷油气显示特征

3.1.3 南盘江坳陷油气显示特征

3.1.4 十万山盆地油气显示特征

3.2 古油藏分布特征及其解剖

3.2.1 湘中坳陷古油藏分布特征及解剖

3.2.2 桂中坳陷古油藏分布特征及解剖

3.2.3 南盘江坳陷古油藏分布特征及解剖

3.2.4 十万山盆地古油藏分布特征及解剖

第4章 油气成藏期次研究

4.1 湘中坳陷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4.1.1 烃源岩热演化史分析

4.1.2 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4.2 桂中坳陷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4.2.1 烃源岩热演化史分析

4.2.2 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4.3 南盘江坳陷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4.3.1 烃源岩热演化史分析

4.3.2 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4.4 十万山盆地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4.4.1 烃源岩热演化史分析

4.4.2 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第5章 构造对油气藏的破坏作用

5.1 抬升剥蚀对油气藏的破坏作用

5.1.1 抬升剥蚀对桂中坳陷油气藏的破坏作用

5.1.2 抬升剥蚀对湘中坳陷油气藏的破坏作用

5.2 断裂活动对油气藏的破坏作用

5.3 岩浆活动对油气藏的破坏作用

5.3.1 岩浆活动对油气藏地质要素的影响

5.3.2 岩浆活动对十万山盆地油气藏的破坏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湘桂地区内部进一步分为南盘江坳陷、湘中坳陷、桂中坳陷和十万山盆地四个负向一级构造单元。该区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发育多套成熟烃源岩,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但由于烃源岩埋藏深、成熟早,成藏之后经历多期强烈的后期构造运动改造,先前形成的油气藏大都被破坏,导致目前地表出露多处古油藏和油气苗。多年的油气勘探证实,后期的构造运动对油气藏的破坏作用是制约该区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通过对该地区众多古油藏的研究,表明湘桂地区不同构造单元,油气藏的破坏因素不同。南盘江坳陷古油藏沿深大断裂分布,其破坏的主控因素是断裂活动;湘中坳陷和桂中坳陷古油藏和油气显示出露区缺失区域盖层,其破坏的主控因素是构造抬升剥蚀;十万山盆地古油藏目前残留的烃类主要是固体沥青,镜质体反射率(Rb)大都落在2.0以上,推算经历的最高热解温度均大于200℃,而且古油藏的分布区也是印支期岩浆岩集中分布区,因此推断该区油气藏破坏的主控因素是岩浆活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