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临清坳陷盆地叠合关系及其对上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作用
【6h】

临清坳陷盆地叠合关系及其对上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作用

代理获取

摘要

临清坳陷为一中、新生代复杂叠合型盆地,其所处区域的晚古生代盆地结构整体遭受解体破坏,现今盆地内不同构造位置上的的上古生界煤系源岩的分布特征以及埋藏史、热演化史及生烃史均具有明显差异性;前后期不同性质的原型盆地之间的叠合、改造是造成这种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因此恢复各构造期原型盆地,明确不同期盆地叠合关系对于上古生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构造层的划分结果,临清坳陷盆地主要构造变革期依次分为石炭-二叠纪、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侏罗纪、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古近纪孔店-沙四期、沙三-沙二期、沙一-东营期、新近纪-第四纪等期次。临清坳陷现今盆地构造格局北东走向,整体表现为凸凹相间、西断东超的盆地结构特征,其内部构造样式类型整体以伸展构造样式为主,局部区域可见伸展-走滑、挤压和反转构造样式。一级控盆断裂及全部的NWW向三级断裂最早于早白垩世开始活动,其余次级的NE向断裂多于古近纪开始活动,NWW以及近EW向断裂在古近纪活动期起到调节北东向断裂伸展变形及分割盆地构造的作用;平衡剖面分析技术分析结果表明:临清坳陷在晚三叠世整体抬升遭受剥蚀之后依次经历了侏罗纪弱拉张沉降、早白垩世强拉伸(NW-SE向)、晚白垩世挤压抬升、古近纪强拉伸(NW-SE向)、新近纪-第四纪弱拉张阶段的演化过程。
   临清坳陷盆地构造演化过程受控于周边板块运动、岩石圈减薄、区域深大断裂的影响和控制,原型盆地格局恢复结果表明其先后经历了晚古生代稳定克拉通沉积阶段、早-中三叠世克拉通内坳陷盆地阶段、晚三叠世挤压(近南北向)抬升与剥蚀阶段、侏罗纪陆内山间坳陷阶段、早白垩世断陷盆地阶段、晚白垩世整体隆升、局部坳陷盆地、古近纪强烈断陷盆地阶段、新近纪-第四纪裂后坳陷盆地阶段。根据中、新生代原型盆地之间的叠合关系,运用盆地叠合单元的概念对临清坳陷进行了叠合单元类型的平面划分,并据此对不同叠类型合单元的上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认为Ⅱ4型(J剥-K1剥-K2剥-E沉)、Ⅱ1型(J沉-K1沉-K2剥-E沉)叠合单元是比较有利的上古生界油气成藏区,Ⅰ型(持续沉降型)、Ⅱ2型(J沉-K1沉-K2剥-E剥)叠合单元次之,Ⅱ3型(J沉-K1剥-K2剥-E剥)、Ⅲ型(持续隆剥型)叠合单元成藏条件最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