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滑塌型重力流沉积模式及其油气意义——以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为例
【6h】

滑塌型重力流沉积模式及其油气意义——以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重力流砂岩逐渐成为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之一。深水重力流沉积按其成因可分为洪水型和滑塌型两种。本文利用大量的岩心、储层物性、测井、地震信息,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东部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东营三角洲前缘的滑塌型重力流进行了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和油气成藏研究,在沉积充填、重力流沉积过程、储层评价和油气成藏模式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1、精细层序地层界面的划分与对比,重新建立了工区沙三中亚段层序地层等时格架。将沙三中亚段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10个准层序组(砂组)。其中沙三中10-8砂组为低位体系域,沉积时期湖盆萎缩至梁家楼-现河断层下降盘;沙三中7砂组为湖侵体系域,沉积厚度较薄,但分布范围广,说明湖侵迅速;沙三中6-1砂组为高位体系域。东营三角洲集中发育,由东南部向西北部推进,高位域沉积末期,三角洲发育范围最大。 2、基于岩心观察,识别出碎屑流与浊流等2种重力流成因,进一步细分4种重力流成因。碎屑流根据其砂泥含量比例及支撑方式的不同,又进一步细分为砂质碎屑流、泥质碎屑流和泥流。统计表明:砂质碎屑流是研究区重力流沉积砂体的主要类型。 3、突破了传统湖底扇沉积模式,提出非扇型重力流沉积模式。识别出重力流水道、朵叶体、碎屑舌状体、浊积薄层砂等4种重力流沉积单元,建立了水道型和非水道型重力流沉积模式。 4、系统分析了砂体成因、沉积单元、储层规模与储层质量(物性、含油性)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砂质碎屑流成因的储层是研究区主要类型储层。以地质与地震分析相结合,分准层序组开展了深水砂岩储层平面预测评价。研究区由砂质碎屑流成因的化朵叶体和碎屑舌状体是主要的储层类型,尤以朵叶体储层质量最优。 5、总结了研究区深水砂岩“断控”和“源控”两种油气成藏模式,明确其东部油气聚集带以有利砂体-油源断层为主要控制因素,西部油气聚集带以有利砂体-地层超压为主控因素,并结合沉积微相图、储层评价图、成藏模式及勘探开发现状,提出了勘探方向及井位部署,上报探明地质储量406.79×104t,预测石油地质储量1100×104t,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勘探开发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