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中国国情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的研究
【6h】

基于中国国情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论

2 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

3 废旧家电的回收及处理

4 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保障机制

5 废旧家电回收模式的评价模型

6 典型案例分析及政策建议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20世纪,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伴随着全世界人口不断增加,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地球所拥有的资源却是有限的,环境承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继续延用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地球将不堪重负,资源和环境问题会日益突出恶化,最终不但经济增长难以为继,人类的生存都将面临巨大的威胁。因此,必须转变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走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本文在研究分析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方面的实践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等理论为指导,从中国国情出发,系统地研究了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保障和评价系统。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规划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效果。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生态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呈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其内容为构建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根据逆向物流的理论,学习借鉴国外的实践,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总结创新提出了三种回收模式,即社会公共服务网回收模式、企业售后服务网回收模式及企业内部自循环回收模式。这三种模式能够有效地实现现阶段及未来我国废旧家电的大量回收和利用。 回收后处理应以专业的废旧家电处理厂为核心实施,处理技术路线选择非常关键。本文结合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和海尔集团的实践,对典型家电产品如CRT显示器、电冰箱和计算机的材料组成和资源化价值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理技术路线,这个技术平台的搭建对我国废旧家电的处理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应用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理论,借鉴日本、德国、法国、美国的实践,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系统运行的保障机制,即“生产企业为主体与政府政策支持保障相结合的综合机制模式”。论述了生产企业(包含流通企业)、政府和消费者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三者的相互关系以及运行的方式,建立了系统有效运行的动力机制。 提出了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的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研究。 定性分析采用“鱼刺法”进行,确定了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的核心指标。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法(AHP 法)进行定量分析。其中各层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AHP 与专家评分赋权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建立了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青岛市是国家发改委2004年底确定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建设试点城市。本文对青岛市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并结合新天地静脉产业园实例,对全系统包括回收、处理、保障、评价四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了本论文所提出的系统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并进一步对于体系建立及运行中的关键事项提出了建议,包括政策法律法规完善,回收处理费用的收取,建立回收处理基金等,以推动系统不断完善升级。 当前,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系统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相信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推动下,我国不仅是全球家电的生产消费大国,也将在有效应对废旧家电污染,,保护地球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回收处理体系的系统研究。从回收物流、处理技术、保障机制到系统评价全面系统的进行了研究论述;第二,体系的四个方面各有一定深度的独立创新。包括回收的三种模式,处理的技术路线选择,以企业为主体并辅之以政府支持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并首次设计了评价指标对静脉产业园进行系统的定量评价;第三,结合典型的家电生产企业,充分考虑了中国国情。研究过程与成果始终紧密联系中国国情及典型的家电生产企业,对于在我国建立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系统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著录项

  • 作者

    马坚;

  •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 学科 环境规划与管理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李凤岐;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中国; 国情; 家电;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