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等教育现代化下大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以高师院校为例
【6h】

高等教育现代化下大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以高师院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三节 本文涉及到的其他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五节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高等教育现代化与大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理论剖析

第一节 大学教师专业化的内涵解读

第二节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第二章 高等教育现代化与大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在关联

第一节 大学教师专业化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

第二节 高等教育现代化对大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新要求

第三章 师范类大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大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现状的调查研究

第二节 大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高等教育现代化下大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策略

第一节 宏观层面:健全政策和体制机制

第二节 中观层面:创新大学教师培养模式

第三节 微观层面:提升教师专业化成长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21世纪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正逐步成为未来经济的主宰者,而大学作为盛产知识经济的主基地,势必会受到影响。大学教师作为影响高等教育质量和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体,其自身的专业化成长水平,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遵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本文在查阅有关大学教师专业化和高等教育现代化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大学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意义、目标以及影响因素,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目标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为后续的探讨大学教师专业化成长与高等教育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打好理论基石。
  透过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结合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研究成果,将高等教育现代化与大学教师专业化成长有机结合,分析出二者之间的关联,即大学教师专业化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促动以及高等教育现代化对大学教师专业化提出的新要求两方面。与此同时,结合对几所高师院校中大学教师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并详细讨论了大学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高等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大学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协同创新机理、情境理论以及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具体来说,宏观层面主要依据协同创新的机理,健全政策和体制机制;中观层面主要植根大学校园特有的教育生态情境,利用情境理论,创新大学教师培养模式;微观层面主要以高等教育现代化和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视角,提升大学教师个人和群体的专业合作能力。

著录项

  • 作者

    刘霜;

  •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
  • 学科 高等教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陆为群;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45.1;
  • 关键词

    大学教师; 专业化成长; 高等教育; 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