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11-2013年南黄海及东海北部海域营养盐分布规律研究
【6h】

2011-2013年南黄海及东海北部海域营养盐分布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南黄海及东海北部海域各水团环流状况

1.1.1 南黄海海域主要水团环流状况概述

1.1.2 东海北部海域主要水团环流状况概述

1.2 南黄海及东海海域营养盐的研究

1.2.1 南黄海营养盐的相关研究

1.2.2 东海北部营养盐的相关研究

1.2.3 南黄海及东海营养盐长期变化研究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站位设置及采样分析方法

2.1 站位设置

2.2 样品处理及测定方法

第三章 南黄海及东海北部营养盐平面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3.1 春季营养盐含量平面分布

3.2 夏季营养盐含量平面分布

3.2.1 2011 年 8 月营养盐含量平面分布

3.2.2 2012 年 6 月营养盐含量平面分布

3.2.3 2012 年 8 月营养盐含量平面分布

3.2.4 2013 年 8 月营养盐含量平面分布

3.3 秋季营养盐含量平面分布

3.3.1 2012 年 10 月营养盐含量平面分布

3.3.2 2013 年 9 月营养盐含量平面分布

3.4 营养盐季节分布特征

3.5 小结

第四章 南黄海及东海北部海域典型断面水文及营养盐分布研究

4.1 PN 断面水文及营养盐分布研究

4.1.1 春季温度、盐度及营养盐含量分布

4.1.2 夏季温度、盐度及营养盐含量分布

4.1.3 秋季温度、盐度及营养盐含量分布

4.1.4 不同季节营养盐分布特征

4.2 E 断面水文及营养盐分布研究

4.2.1 春季温度、盐度及营养盐含量分布

4.2.2 夏季温度、盐度及营养盐含量分布

4.2.3 秋季温度、盐度及营养盐含量分布

4.2.4 不同季节营养盐分布特征

4.2.5 海水层化作用对营养盐分布的影响

4.3 小结

主要结果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已发表文章

展开▼

摘要

本文利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项目“海洋环境变化与水母暴发的相互作用”于2011年至2013年开展的7个航次调查获得的温度、盐度、营养盐资料开展针对春季、夏季和秋季的南黄海及东海北部海域的环流状况及营养盐分布等问题的研究。
  获得主要结论如下:
  1.南黄海及东海北部海域各项营养盐含量分布整体表现为近岸高、远海低。营养盐分布具有明显季节特征。春季,表、底层营养盐含量差距不大。夏季,表层营养盐含量降低,并在南黄海中部底层出现营养盐高值区域。磷酸盐及硅酸盐在浙闽外海深层出现浓度高值区域。秋季,各营养盐高值区仍然存在,但分布范围及强度发生改变。不同季节硝酸盐均是 DIN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次为氨氮,亚硝酸盐比重最低。硝酸盐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夏季,显著高于春、秋季节,氨氮含量按季节排列由大到小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
  2.各营养盐受水文环流影响程度不同。各营养盐浓度均受长江冲淡水及黄海冷水团强烈影响。此外,DIN高值区受苏北沿岸流影响显著,磷酸盐高值区受台湾暖流前缘水重要影响。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苏北沿岸流对近岸海域影响显著,黄海冷水团对南黄海中部深层海域影响强烈。
  3.PN断面营养盐分布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断面营养盐含量较高。夏、秋季节,表层营养盐出现低值区域,随深度增加,营养盐含量逐渐上升,出现明显的营养盐跃层。跃层位置及强度与长江冲淡水及台湾暖流水有密切关系。
  4.E断面营养盐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调查时间内,断面整体呈现为表层含量低,底层含量高。春季,断面底层存在两个营养盐高值区。夏、秋季节,底层水体出现明显高营养盐区域,夏季,高值区域面积达到最大。营养盐分布与黄海冷水团等水文环流特征一致。
  5.水体层化、垂向混合作用影响调查断面营养盐分布。营养盐分布季节变化与水体层化强弱及位置变化具有良好对应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