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指禅缠法为主推拿治疗婴幼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研究
【6h】

一指禅缠法为主推拿治疗婴幼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一般资料

(一) 病例来源、分组

(二) 诊断标准

(三) 证型分类标准

(四) 病情轻重分类标准

(五) 纳入标准

(六) 排除标准

(七) 病例剔除标准

(八) 病例脱落标准

(九) 中止实验的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 分组与处理方法及要求

(二) 治疗方法

(三) 观测指标与检测时间

(四) 疗效评定

(五) 统计方法

三、治疗结果及分析

(一) 治疗结果

(二) 治疗组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分析

四、安全性分析

讨论

一、孕妇卧位与婴幼儿肌性斜颈的关系

二、孕妇年龄与婴幼儿肌性斜颈的关系

三、胎位不正与婴幼儿肌性斜颈的关系

四、婴幼儿肌性斜颈的鉴别诊断

(一) 先天性骨性斜颈

(二) 痉挛性斜颈

(三) 继发性斜颈

(四) 急性斜颈

(五) 眼性斜颈

(六) 婴儿良性阵发性斜颈

五、一指禅缠法操作时间的确定

体会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一指禅缠法为主推拿和传统方法推拿治疗婴幼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对比,来观察比较一指禅缠法为主推拿和传统方法推拿治疗婴幼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婴幼儿肌性斜颈提供规范、科学的推拿操作技术文本,以便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方法:患儿根据纳入标准共入组110例,其中脱落10例,实际完成100例,治疗组53例,对照组47例。采取随机对照实验,单盲法,治疗组与对照组每日治疗1次,每次20min,15天为1疗程。疗程满4个疗程后,以二维超声检测胸锁乳突肌形态、大小的改变,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胸锁乳突肌血流的变化,结合患儿头颈歪斜程度和活动度评价总疗效。进行前后分析比较,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一指禅缠法为主推拿和传统方法推拿治疗婴幼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
  结果:一指禅缠法为主推拿与对照组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一指禅缠法为主推拿治疗婴幼儿肌性斜颈较传统方法推拿能获得更明显的疗效,可以有效的缩短治疗疗程,避免因病情迁延不愈而发生的后遗症。本研究结果可以为临床治疗婴幼儿肌性斜颈提供规范、科学的技术操作文本,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