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升板方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虚不摄型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6h】

升板方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虚不摄型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观察

一、 临床资料

(一) 诊断标准

(二) 纳入病例标准

(三) 排除病例标准

(四) 病人来源

二、 治疗方法

(一)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二) 激素治疗组

三、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

(一) 疗效评定标准

(二) 观察指标

四、 统计学处理

实验研究

一、 主要试剂

二、 主要仪器

三、 操作过程

四、 统计学处理

治疗结果

一、 临床观察结果

(一)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二)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的比较

(三) 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的比较

(四) 治疗组与对照组症候疗效起效时间的比较

(五) 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 PLT 比较

(六) 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对照组 MPV、MPD 比较

(七) 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毒副作用的观察结果

二、 白介素 18(IL-18)测定结果

(一) 治疗前各组患者外周血清白介素 18(IL-18)水平的比较

(二)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清白介素 18(IL-18)水平的比较

(三)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小板(PLT)与白介素 18(IL-18)之间的关系比较

讨论

一、 中医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认识

(一) 中医有关 ITP 病名的描述

(二)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三) 辨证论治

二、 升板汤组方依据及现代药理研究

三、 现代医学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认识

(一) T 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

(二) MPV、PDW 与 ITP 的关系

四、 研究结果及疗效分析

(一) 临床疗效分析

(二) 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分析

(三)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四) 中医证候疗效起效时间分析

(五) 外周血小板计数分析

(六) 外周血 MPV、PDW 分析

(七) 外周血清白介素 18(IL-18)水平分析

(八)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小板与血清白介素 18 的相关性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升板汤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探讨中药联合激素治疗ITP较单用激素治疗ITP的优势,为进一步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同西药的临床应用更好的结合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方法:将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升板汤联合泼尼松)和单纯激素治疗组(泼尼松),每组各3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采用升板汤+泼尼松治疗,升板汤为中药煎剂,早晚各两次;对照组予泼尼松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各月,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起效更快。中医症候疗效起效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证候疗效起效更快。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PLT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两组都有治疗效果。治疗后两组PLT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激素治疗能更有效的提升患者血小板数量。治疗前后两组MPV、PDW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两组治疗都能降低患者的MPV、PDW。治疗后两组MPV、PDW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无相关性。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数目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数目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两组的治疗均能减少患者的骨髓巨核细胞数目,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单纯激素治疗组。
  结论:中药升板汤联合激素治疗ITP疗效肯定,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血小板水平。与传统的单纯激素治疗比较,优势明显,能更快更高的提升患者血小板数目,且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具体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