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都市语境下的中国“杂志文”
【6h】

现代都市语境下的中国“杂志文”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绪论

第一章杂志文的初期形态

第一节近代化都市上海和文艺杂志的兴起

第二节初期杂志文形态

第三节从《民权素》看初期杂志文

第二章杂志文的发展

第一节现代都市的初步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杂志文的发展

第三节从《红玫瑰》到《良友》中的杂志文

第三章现代杂志文的兴盛

第一节现代都市的成熟和“西洋杂志文”

第二节林语堂同人的杂志文观念

第三节《人间世》和《宇宙风》里的杂志文

第四章40年代的杂志文

第一节战争风云中的都市上海

第二节《万象》中的杂志文及其他

第三节《天地》中的杂志文

结语:无尽的杂志文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和文化史上,文艺杂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多年的文学研究中,小说往往是研究者的关注焦点,而对于其中的杂志文却多有忽略。近现代文学史上大众文艺期刊数量庞大,当代社会其发展更趋迅速和多元,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30年代林语堂同人提出的杂志文概念为核心,旨在对中国杂志文作初步研究工作。本文试图梳理杂志文在中国大众文艺杂志中的发展脉络,发现其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态和特点,以此肯定杂志文在杂志中不同于小说的阅读价值,从而得以在一定程度上关照当代杂志文的发展和现状。本文分为四章,另有序论和结语,共六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以林语堂同人提倡的杂志文概念为核心,对杂志文进行概念厘定,并对论文相关背景和概念作简要说明,从而限定本文研究范围。 第一章,近代都市上海的发展和杂志文的初期形态。首先,以租界为核心的上海,开埠以后因其有利的地理优势迅速膨胀成为一个与伦敦巴黎相媲美的国际化现代都市,其工商业的发展及市民阶层的崛起,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文艺杂志开始进入大众传播领域,并随着读者需求的扩大在商品市场上迅速繁荣。其次,初期大众文艺杂志中小说占绝对优势,这主要决定于两方面的综合原因:其一,编者的编辑理念和小说观念;其二,读者在近代都市中的生活方式和知识结构。然而,在这单一的表层下面,仍有一些初期杂志文存在。初期杂志文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一、短小的散文体笑话、谐趣和记述奇闻轶事的短文以趣味为核心,表现出明显的娱乐倾向和休闲功能。二、在杂志栏目日趋丰富的趋势中,后期杂志中较多地出现笔记、杂记、随笔等有现代特征的杂志文。它们是初期杂志文的主要形态,以社会现象、奇闻逸事为主要记述对象,其内容庞杂,下笔具有相对的随意性,与现代杂志文具有一定同质特征。日常生活内容在初期杂志文中基本处于缺席状态。三、初期杂志文与小说的分界并不清晰,表现出明显的非独立性和混杂性;语言以晓畅的文言为主。《民权素》中刊载的笔记较为明显地反映了杂志文的初期形态特征。 第二章,本章主要论述20、30年代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化都市发展中,杂志文的现代转型和现代杂志文的最终形成。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中国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在以上海为代表的现代化都市中,教育、交通、通讯、娱乐、工作、消费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使市民的生活方式呈现新旧并存现象,并逐渐向现代都市生活方式转变,市民知识结构也呈现新旧混杂状态并向现代化、多元化转变。与西方类似,现代都市市民对杂志文阅读热情升温,而对小说的阅读热情则相对降低。与之相应,大众文艺杂志的内容、栏目、文体等都有所变化,杂志文在杂志中的比例明显增大,直至成为杂志主体,而现代杂志文形态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初步发展。民国初期至20年代,鸳鸯蝴蝶派对杂志进行自觉调整,在大众传播语境下,此派期刊依旧比新文学占据优势,在市民中影响很大,而以《红杂志》《红玫瑰》、《紫罗兰》等杂志为代表,此派编者对于杂志与杂志文的相关理念,已经与林语堂同人在30年代中期提倡的杂志编辑思想及杂志文观念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同质性。杂志文比例在此派刊物中逐渐上升并占有越来越多的篇幅。其中的杂志文在语言上由文言、白话相杂,渐渐向白话文转变;在内容方面则开始偏重日常生活,表现出一定的通俗性、趣味性,虽然仍带有一定的近代色彩,但还是表现出杂志文初期形态向现代杂志文的转型特征,集中体现了鸳鸯蝴蝶派对新一代市民阅读期待的适应,体现出他们对现代化的追求和对新文学的吸收与靠拢。2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出现以杂志文为主体的大众文艺杂志,其中,以《良友》中刊载的文章为代表,杂志文在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初得到充分发展,其丰富性、审美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为读者提供了与小说和传统杂志不同的阅读价值,具有明显的休闲价值,意味着现代杂志文的形成。20年代是杂志文发展的重要时期,它在渐渐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体现了其内在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第三章,以林语堂同人为代表,在上海现代化都市语境下,将《人间世》《宇宙风》作为核心,在对西方杂志文的译介中,大力提倡并促成中国现代杂志文的成熟和繁荣。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在外国资本和中国自身的双重力量下,中国工商业得到较快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现代都市基本完成了都市的现代化进程,从生活设施到娱乐空间都具有比较完备的现代形态。都市市民现代生活方式成熟,文化素养提高,知识结构更普遍地趋于现代化和多元化。由此,杂志文成为大众文艺杂志主体,从而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30年代中期,在上海创办杂志的高潮中,林语堂同人的《人间世》《宇宙风》以西方杂志文为借鉴,大力提倡中国杂志文创作,促使其发展成熟并走向繁荣。《人间世》《宇宙风》各有侧重,总体上代表了这一时期杂志文的最高成绩。与林语堂同人的现代杂志文观念相符,《人间世》《宇宙风》中的杂志文丰富、自由而亲切,体现了大众化、通俗化倾向,注重文章的趣味性、知识性和生活性,既表现出其“有益”的一方面,具有深层休闲内涵,又体现出对现代生活和现代精神的张扬。30年代《人间世》《宇宙风》大受读者欢迎,这反映了新文学期刊进入市场后新文学知识精英与市民读者之间的一种契合与互动,它既是现代读者自我提升的一种表现,也是新文学家提高读者文化水平与杂志水准的努力结果。30年代是中国杂志文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林语堂同人的杂志文观念不仅促成了现代杂志文的成熟与繁荣,而且为其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简单介绍40年代杂志文的状况。由于战事影响,40年代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都市发展呈现缓慢甚至倒退现象,市民生活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现代文艺期刊发展也相应进入低落期。以《万象》和《天地》为代表,现代杂志文虽然数量上较之30年代有所减少,但其内容题材方面却依然有所拓展,不论是作家还是一般作者,都真正以普通人心态对世俗生活进行多方描述,表现出平和、随意的文风。《万象》一向被看作鸳鸯蝴蝶派在40年代的代表期刊,影响很大。虽然它以小说为主要刊载对象,但其杂志文的篇幅并不弱于小说,并且杂志文作者也大大超出专业写作者范围。《万象》杂志文文字朴素、自然,内容驳杂、丰富,集中体现了一种“新旧”合流的态势和成绩。《天地》编辑苏青与《人间世》《宇宙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办刊理念和杂志文观念多受林语堂影响,因而当年曾风靡一时的《天地》中,多少隐藏着《人间世》与《宇宙风》的影子。然而,《天地》杂志文仍有自己的风格:它们的作者不论是名人还是一般的投稿者,写作时都是“以常人地位说常人的话”,所以《天地》杂志文表现出明显的世俗精神,内容回归生活,风格随意、亲切而不流于鄙俗,是现代杂志文在40年代的最佳收获。 结语一节对本文整体作了一个简单的回顾与总结。杂志文在中国大众文艺杂志发展过程中,以不同形态和不同特征贯穿始终。其间,杂志文越来越表现出林语堂所提倡的“通俗”“近情”“贴近生活”的特征,体现一种现代化趋势,作者也由绝对多数的作家文人向更多的社会人物发展。林语堂同人的杂志文观念对30年代以后中国杂志(文)发展有很大影响,甚至在80、90年代的《读者文摘》《女友》等一系列畅销杂志里,我们仍可以看到林语堂同人杂志文观念的印痕。在大众文艺杂志更加丰富多样的当代,杂志文的数量更多,内容、形式、风格也更加多元和自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