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观”到“观者”——论从传统文人画到当代中国画的审美时空观演变
【6h】

从“观”到“观者”——论从传统文人画到当代中国画的审美时空观演变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前言

第一章传统文人画的时空观:“观”

一、传统文人画时空观的哲学背景和视觉观照方式特点

(一)“道”观的时空

(二)“心”观的时空

(三)“观”的视觉关照方式

二、传统文人画时空观中的主体

(一)主体和时空的整体和谐关系

(二)主体的时空经验特点

三、传统文人画对“观”的实现

(一)“远”——“观”的自觉显现

(二)“味”——“观”的知觉中介

(三)“技”——“观”的媒介实现

(四)玄色——“观”的意境实现

(五)“势”——“观”的形式实现

第二章当代中国画的时空观:“观者”

一、当代中国画审美时空观视觉逻辑的分化

(一)多元时代的文化背景

(二)多元时空观的呈现

二、现代中国画时空观中的主体

(一)主体与时空的多元关系

(二)主体的时空观表现特点:矛盾式展开

三、在现代文化语境中对当代中国画时空观的分析

(一)当代中国画时空观的主体意识:从缺失到彰显

(二)当代中国画时空观的历史意识:从断裂到延续

(三)当代中国画的笔墨媒介内涵:从表意到表象

(四)当代中国画时空观的存在状态:从规范到去规范

第三章古代传统文人画时空观与当代中国画时空观相对峙的意义

一、对人的自觉的唤起

二、传统时空模式对当代中国画的整合意义

结语

注释

参考书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传统文人画的审美时空观体现着中华文化传统中人的自觉.其时间观反映了创作主体寻求自身生命存在意义的价值论问题;其空间观反映了天人之际中,人作为生存主体存寻求在宇宙中位置的问题.此时,主体在时空中的特点是主动的、内向的、自足的,主体与时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整体关系,这种整体意识的视觉方式表达充分体现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