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德育价值论——道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
【6h】

德育价值论——道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 言

第一章价值:道德教育的核心命题

一、道德生活的本质是主体在道德领域的价值生活

二、道德教育的本质是社会道德价值体系对个体道德价值观的定向引领与整合

三、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价值问题

(一)价值问题是道德活动及其教育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

(二)道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的价值引导与受教育者自主价值建构的统一,是主体历时性价值建构与共时性价值整合的统一。

(三)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价值观教育。

第二章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关系

一、道德教育中多维复合的价值主客体关系

二、道德教育关系性价值存在的基本特征

(一)价值关系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二)存在客观性与评价主观性的统一

(三)关系存在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

第三章、道德教育中的价值观念

一、道德教育“三观”关系的重新厘定

二、个体价值观念的矢量结构

(一)目标取向型量度结构

(二)知识经验型材料结构

(三)动机需求型动力结构

(四)态度情感型张力结构

三、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及其演进机制

四、道德价值观的基本功能与特征

(一)时代流变性与相对稳定性的统一

(二)个体主体价值标准的多元化和社会主体核心价值体系的统摄性并存

(三)道德原则的民族性、阶级性存在与普世伦理兼容共生

五、教育主体价值观在道德教育中的功能性作用机制

第四章道德教育中的价值评价与选择

一、道德教育中的价值评价及其特征

(一)逻辑准备:道德教育中的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之区别

(二)道德教育中价值评价的实质

(三)主客观要素对价值评价的影响机制

二、道德教育价值判断的尺度

(一)价值实践“两个尺度”与价值评价“两个定理”所折射的价值尺度之特征

(二)道德教育价值判断的“两个尺度”及其内容

(三)价值尺度的量纲及其表达

三、道德教育中的价值选择

(一)价值选择与评价之区别

(二)道德教育中价值选择的基本原则

(三)对“价值澄清”理论的再认识

第五章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创造与实现

一、道德教育价值创造的关键点

(一)道德教育价值创造的本质与基本过程

(二)道德教育价值创造的关键要素和主要内容

二、道德教育价值实现的宏观机制

(一)宏观与微观双维价值目标的同轴强化

(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协同发展

(三)科学理性与道德理性的有机整合

三、道德教育价值实现的微观机制——接受学视角的分析

(一)教育对象的接受机制

(二)教育主体的传导机制

(三)工具性中介要素的作用机制

(四)教育活动价值的微观实现机制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道德教育实践的演进需要一种新的教育哲学。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以价值论作为理论工具,对道德活动和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价值问题、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要素和参量进行价值论考察,寻找提高道德教育效果的基本规律和活动机制,建立一种以价值理论为主线的道德教育哲学,为优化我国道德教育的实践提供基础性理论支持。做好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教育哲学尤其是德育哲学理论体系的丰富、拓展,改进和优化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存在方式的对象性与活动方式的主体性是人类的本质特征。任何形式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都必须以价值参与为前提。主体与客体之间所形成的价值关系体现了客体的存在、属性、发展及其同主体的相互作用之与主体需要相关联的一种具有效应、属性意义的质,它与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共同构成主客体关系的三维世界。客体价值被创造被享用的对象性选择,往往使得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在客体价值实现的过程中被人格化而转变为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利益关系)。道德活动本身所体现的是主体在现实的道德实践和道德认识活动中与各种活动对象之间形成的价值关系。道德生活的本质是主体在道德领域的价值生活。主体在实践-认识活动中对客体价值的理性把握形成价值观念。主体存在与主客体价值关系的社会历史属性决定了主体价值观念的社会历史属性。不同社会历史地位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本原除了价值关系和价值观念之外,还包含着价值实践的涵义。主体的创造活动是使客体由潜在价值变为现实价值,由低价值跃升为高价值,由负价值转变为正价值的首要活动。价值关系、价值观念与价值实践作为价值本原的三大要素反映出本体论意义上主体价值生活的基本构成。道德教育的本质是社会道德价值体系对个体道德价值观的定向引领与整合。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以个体间现实的社会价值关系为纽带,以个体价值观念的整合积淀为肇始。道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的价值引导与受教育者的自主价值建构的统一,是主体历时性价值建构与共时性价值整合的统一。价值问题是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 道德教育特别是学校的道德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和教育环境构成的多维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所结成的是一种交互性的双重价值主客体关系。同时还存在着另外两对价值关系:一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工具性要素之间形成的价值主客体关系;二是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工具性要素之间形成的价值关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等工具性要素自身所具有的属性和功能决定了其价值物的地位。正是在频繁互动的认识实践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各自展现着价值主体的风采,而在彼此的交往中各自又与其他工具性要素一起充当着对方活动的价值客体,通过双重多维主客体的交互作用,建构价值生成、价值评价、价值实现的生动图景。作为整体性实践活动之道德教育的价值存在与道德教育中所包含的各种微观价值主客体关系的存在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价值关系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二是存在客观性与评价主观性的统一;三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价值观念是道德教育中的核心问题。价值观作为世界观体系二级结构的观点值得怀疑。二者之间既不能在功能上相互取代,也不能在外延上相互遮蔽。主体的价值观念是一个有大小、有强弱、有质量、有方向的思维矢量。其基本量纲是价值性与价值度。价值观念的矢量结构由目标取向型量度结构、知识经验型材料结构、动机需求型动力结构和态度情感型张力结构等四个相互关联的四维结构构成。需要和自我意识是道德价值观形成的主观前提;个体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演进需要四种力量的助推:历时性实践活动中的环境熏陶;有目的的价值教育;公众舆论评价与典型警示;重大事件所产生的观念震撼力。道德价值观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自发性调节功能;二是评判性仲裁功能:三是诱发性导向功能;四是激励性驱动功能。从社会演进的维度看,道德价值观的存在有三个方面的特征:时代流变性与相对稳定性的统一;个体主体价值标准的多元化和社会主体核心价值体系的统摄性并存;道德原则的民族性、阶级性存在与普世伦理兼容共生。 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教育主体价值观是影响教育目的能否实现的重要侧面。教育主体价值观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作为社会价值主体观念层面的群体道德教育价值观。二是作为道德教育活动具体实践者的价值观念。教育主体价值观在道德教育实践的功能性作用机制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教育主体价值观关于德育本质的认识论选择从宏观上对于社会整体教育活动取向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其次,教育主体关于道德教育功能定位的价值论认识,对其规划和确定道德教育的整体方案具有先在的规约性;再次,教育主体价值观的方法论选择,决定了教育活动的具体过程和细节,教育效果、效率都与之密切相关。 道德教育中价值评价的实质是教育主体与接受主体对进入各自认识域之客体与其所形成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结果。双主体、多客体是道德教育中价值评价活动的典型特征。价值评价有其发生的必要条件。主观因素对评价的影响机制主要表现是:指向性观念要素的提前介入,使主体凭借观念势能对价值认识的方向进行调整和规范,从而影响价值评价的性质、方向与结论;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型材料结构与多种思维形式、方法的综合运用,形成对客体的事实认知及其意义正负、价值大小的价值判断;非理性水平的情感意志要素以灵活机动的形式形成思维张力,指向性地拉动和调节评价过程,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放大。对评价结果影响最为直接的因素是价值尺度。道德教育过程评价的价值尺度有两个:一个是社会性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目的性尺度,即主体“内在的尺度”;一个是符合个体道德教育水平发展的合目的性尺度,即客体“外在的尺度”。价值尺度中决定和标志客体价值正负、价值高低的评测体是价值量纲。其中,决定与标志价值正负的量纲是价值性,决定与标志价值高低的量纲是价值度,价值度的衍生量纲是价值秩序。客体属性、功能与主体目的性的契合度决定着客体的价值性。测定客体价值高低(或大小)的价值度(或量)包含两方面的要素:一是需求的阶与需求满足度。客体价值度所包含的第二个要素或评测体是价值秩序及与之相关的机会成本。价值选择的基础和前提是价值评价。道德需要与客观规律有机统一基础之上的价值优先是道德教育价值选择中的第一原则;个人意志自由与社会尺度的统一是道德行为及其教育价值选择中的第二条原则;价值性优先于价值度之选择是道德教育价值选择中的第三条原则。最大效益与最小代价的统一是道德教育价值选择中的第四条原则。道德教育的价值创造活动是一个由相互联系之三阶段构成的、由内置式观念运动向外显型社会实践转化的活动过程。第一阶段是教育主体形成对教育对象价值关系的构建;价值创造的第二阶段是与工具性要素形成潜在的价值认识。价值创造的第三阶段为价值存在现实化。教育观念与理论的创新是道德教育价值增值的先决条件;教育活动创新是道德教育价值创造的主体内容;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是道德教育价值创造的根本保障。宏观与微观两极价值目标的同轴强化、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协同发展、科学理性与道德理性的有机整合是道德教育宏观价值实现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从接受学的视角来分析,道德教育价值实现的关键是教育信息的充分接受。接受过程是一个由接受主体对外来教育信息进行反映、判断、选择、整合、内化多环节构成的,连续、完整的认识过程。其中每一个独立的认知环节都有其特定的运行规律。接受活动的方向、水平和效率在本质上取决于主体的接受图式及其运行状态。接受图式(Receptive Schema)是存在于主体之中,附着在由遗传素质决定的脑神经结构之上,由多级心理、意识要素构成,能加工和整合信息,形成人的观念和认识的微观机能系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接受主体)正是凭借接受图式的功能实现对外来教育信息的反映、选择、整合与内化的,也正是由于不同个体接受图式及其运行状态之间的差异导致了共同教育中的不同接受效果。接受图式包含着四个相互联系的功能子系统:驱动系统——不同层次的主体需要;导向系统一一以世界观为核心、价值观为枢纽的观念体系;加工系统——寄附于生理机能之上的理性思维运动结构;调节系统——非理性水平的心态要素。教育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状态与接受效率密切相关,信息传递的位差效应、价值选择的共振效应、观念转化的移情效应是其中的主要规律。由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构成的工具性中介要素对主体的接受活动也分别产生不同的作用,从而影响道德教育价值的实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