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过犹不及的实验——残雪实验小说分析
【6h】

过犹不及的实验——残雪实验小说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 言

第一章 自由的临界点:过度标榜的形式实验

一、故事的无效表达

二、结构的失序呈现

三、修辞的极端张扬

四、真实的重度缺失

第二章 精神的乌托邦:肆意发挥的思想蕴涵

一、道德理想的偏颇定位

二、审美趣味的扭曲呈现

三、时代精神的异端疏离

四、灵魂本质的偏执追寻

结 语

注 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中国当代文坛残雪有着不可替代的话语价值,先锋文学方兴未艾之时她的作品就在先锋作家群中独树一帜,而今在光阴的荏苒中先锋文学已然降温沉寂残雪却从未停止过她独异的舞步。从一九八五年发表处女作《污水上的肥皂泡》到近期的长篇小说新作《边疆》,残雪一直以她的实验姿态去进行文学创作,这是许多作家都难有的一以贯之的坚守与执着。不论是在文学观念和艺术理想的解放上,还是在文学创作的技术革命上,残雪对中国当代文坛都做出了有益的贡献。然而在我们肯定残雪的这种文学实验有着不可替代的话语价值的同时也必须指出这种一味的过度实验会给文学创作带来严重的局限。真理和谬误之间往往只是一线之隔,对自由的极端发挥往往会导致不自由,所以小说的文本实验不管是从外在形式还是内在蕴涵都是有限度的,“所谓先锋派,就是自由”虽然指明了先锋小说“自由”的特性,但并不是说它是无限度的自由。若艺术的创新走向偏执,那无疑是矫枉过正,误入歧途。让叙事沦为游戏,把意义置为虚空,显然过犹不及,这也是为什么残雪的创作迄今为止已近400万字,却没有在国内引起多大反响的重要原因。她过度的文本实验不仅阻隔了读者进入她的小说世界,就连许多专业的评论家也难以参透她的文本创作。本文试从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两个方面来说明残雪小说的过度实验,兼论小说创作应有的内在规约。
  全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正文部分为两章。
  引言部分在肯定残雪实验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坛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指出其小说创作具有的局限性。
  第一章、自由的临界点:过度标榜的形式实验。主要论述残雪小说在叙述方式上的过度实验,兼论小说创作在形式创新时应遵循的法则。形式应该是作家生命体验与叙述方式磨合的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而不是形式本身。作家对形式的张扬,应该与作品的思想内容相辅相成,使两者成为一种有效的组合富有张力而不是让两者孤立分裂。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小说之所以谓小说,在艺术形式上一定有它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不守艺术创作的规则,肆意的进行所谓的艺术创新,会使小说呈现“非文学”的怪诞面貌。
  第二章、精神的乌托邦:肆意发挥的思想蕴涵。主要论述残雪小说在蕴涵表达上的偏执追求,兼论小说创作在思想内涵上应遵循的法则。文学作为人类灵魂家园的栖息之地和精神世界的有益食粮:歌颂美善、指向崇高是其思想的要义,反应时代精神、探索灵魂本质也是其内涵的应有之意。消解崇高、磨平深度、销毁意义,一直是当下许多作家们引以为豪的叛逆姿态,这种姿态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过积极的意义。但是当这种反叛的姿态走向极端,它的叛逆意味也会消失,随之而来的即是“文学的堕落”。
  结语部分以残雪实验小说的过度实验现象为切入点,上升到整个当代文坛的文学创作,指出作家创作应该遵循的内在规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