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启示
【6h】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

(二)杜威思想的影响

(三)王阳明思想的影响

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

(一)教育功能观: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

(二)教育内容观:生活即教育

(三)教育方法观:教学做合一

(四)教师观:乡村教师要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五)教育实践:乡村师范学校、工学团1、乡村师范学校

三、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当代新农村教育的启示

(一)教育理念方面

(二)教育内容方面

(三)教育方法方面

(四)教育师资方面

结 语

注 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致谢

展开▼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的历史任务,更是时代的发展需要。农村教育的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量,其改革和发展亦是备受关注。陶行知作为乡村教育运动的领袖,其教育思想对目前农村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辛亥革命的教训表明,革命要真正取得成功必须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但当时农民的素质普遍较低,且农村的条件非常差,于是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逐步兴起了乡村改革运动,以期通过改革农村的现有教育,逐步提高教育的普及率,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从而最终达到社会改革的目的。再加上陶行知留学美国期间曾师从于杜威,并深受其“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思想的影响,结合我国国情,终于在山穷水尽的时候悟到了教学做合一的道理。同时,他非常认同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尤其对“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理论感兴趣,通过实践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重要思想,实现了唯心思想向唯物思想的转变。
  第二部分主要是介绍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该部分主要从五方面进行切入:一是其教育功能观,即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陶行知认为改革教育实际上就是改革社会,只有教育改革才能真正起到改革国民,提高国民素质,最终实现改革社会的目的。乡村学校是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并且是唯一可能的中心,并号召全国同胞一起加入乡村教育改革运动。二是教育内容观,即生活即教育。认为生活是教育的模板、原型和中心;生活中固有教育的因素和意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以改造生活为目标。三是教育方法观,即教学做合一。
  认为“教学做合一”不仅是改造乡村教育的根本方法,而且也是社会改造的根本方法;“教学做合一”是对传统注入式教授法的否定;“教学做合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教学做合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思想。四是教师观,即乡村教师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他认为乡村教师要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同时还提出了好教师的标准即师范教育的目标——有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他提出“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人人都可以成为别人的先生。五是教育实践,即乡村师范学校和工学团。
  第三部分是探讨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当代新农村教育的启示。本部分结合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和我国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归纳了以下启示,在教育理念方面:从农村实际出发,使农村教育回归生活;农村教育要树立大教育观念,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农村教育要塑造“新农民”,切实实践“以人为本”。在教育内容方面:处理好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强化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增加有助于提高农民子女生存能力的相关内容。在教育方法方面:积极实践“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重视社会调查法,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十字诀”和“八问”及其借鉴。在师资方面:视师资培养工作,加强农村师范教育;村教师的“知行统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