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英语语言学专业硕士论文结论部分中的及物性对比分析
【6h】

英语语言学专业硕士论文结论部分中的及物性对比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List of Tables and Figures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y of the Conclusion

2.2 Present Research on Transitivity

2.3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Study

2.4 Transitivity Metaphor

2.5 Summary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Data Collection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4.1 The Transitivity System in CED and NED

4.2 Material Process

4.3 Relational Process

4.4 Mental Process

4.5 Verbal Process

4.6 Existential Process

4.7 Transitivity Metaphor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参考文献

Appendix

Publications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作为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重要因素的论文摘要和结论部分逐渐成为学者们竞相研究的课题.而结论部分又因其客观性,科学性和概括性直接决定着硕士论文的质量.国内外学者专家们已从多种语言学角度对硕士论文结论部分做过各种有价值的研究。在本文中,作者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引入到英语语言学专业硕士论文结论的分析评价中,并将主要研究点锁定在及物性系统.及物性系统是研究语篇概念功能强有力的工具,在此之前,它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文学语篇,科技语篇,以及大众语篇的分析当中.在及物性系统的理论框架下,作者将进行针对英语语言学专业硕士论文结论部分的中美对比研究。
  论文所用语料选自著名国外学位论文检索平台PQDD及国内学位论文检索平台CNKI.作者在PQDD中选取英语为母语者所撰写的十五篇英语语言学专业研究生论文结论,另在CNKI中选取十五篇中国英语语言学专业研究生所撰写的学位论文结论.为了保证研究的信度,所选语篇均来自中美较有声望的大学,且论文发表日期限定在2009至2011年.作者对硕士论文结论部分及物性的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展开.在宏观方面着重对比及物性过程在中美语言学硕士论文结论部分的分布情况,所占比例,过程,参与者,环境成分的组织情况.这种分析是通过UAM Corpus Tool这种方便的统计工具来完成的.将文本输入,分割,标注后,此软件能自动统计出各种过程或其他成分的相互关系.正因如此,分析的信度大大提高.微观角度的研究着眼于不同过程的特点与及物性隐喻,这对清楚呈现中美学者运用及物性系统表达概念功能的异同有重要作用.
  文章试图回答如下问题:硕士论文结论中存在哪些及物性过程?比例多少?中美硕士论文结论在及物性方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及物性隐喻在结论中是如何体现的,中美有何差异?
  通过对所选中语篇及物性分析及数据统计,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中美结论在及物性方面存在共同点和不同点.在结论中主要出现了关系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其中物质过程所占的比例最高.但母语为英语者的论文结论中物质过程所占比例要小于中国研究者的论文,而在关系过程中,情况恰恰相反.诸如此类的差别可以归结于中外研究者在论文结论部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中国研究者往往更注重总结归纳自己的研究结果,而外国学者更多致力于描述研究的意义及其对未来研究的影响.通过对及物性系统其他要素,如参与者,环境要素的细致分析,作者逐步归纳出了中外研究生论文结论部分的及物性特点.及物性隐喻作为所有隐喻中最高级语言能力的体现在结论中占一定频率,但相较于母语英语者,非母语英语者对及物性隐喻的运用较少且形式单一,内容不灵活.
  综上所述,本研究丰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领域下及物性系统的理论,并对中国学生及学者进行论文结论写作及英语写作、阅读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