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业龙头企业的效益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龙头企业的实证研究
【6h】

农业龙头企业的效益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龙头企业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基于山东省省级龙头企业2014年和2015年的生产经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农业龙头企业的竞争力状况进行了评价、运用三阶段DEA模型的BCC分析法对山东省龙头企业的技术效率进行了评价,最后运用DEA-Tobit分析法对影响企业效率的因素进行的实证分析。为此,通过以上三步达到了研究的目的。 第一阶段,本部分基于山东省龙头企业2014和2015两年的财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 20 个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变量进行降维处理,提取公共因子对龙头企业经营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山东省 394 家龙头企业综合得分进行排名,研究发现,占总样本58.63%的龙头企业综合得分为负数,表明大多数龙头企业经营效果较差。综合得分较集中的分布在-0.25-025之间,表明山东省多数龙头企业竞争力较弱。 第二阶段,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龙头企业的技术效率。研究表明,经过投入变量的调整,龙头企业纯技术效率水平普遍上升,规模效率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从而导致综合技术效率不同程度的降低。从总体上看,山东省龙头企业综合技术效率偏低,绝大部分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规模效率水平较低是引起总体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样本龙头企业间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差别较大,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第三阶段,运用DEA-Tobit两阶段分析方法,测评出样本龙头企业的经营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以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利润率三个相对变量为产出指标,以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股东权益比八个相对变量为投入指标。测算结果显示:龙头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较低,且大部分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龙头企业总体经营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规模效率无效。因此,现阶段,规模仍然是制约龙头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受限因变量Tobit模型对龙头企业效率得分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龙头企业的管理水平、科研投入和规模水平等显著的影响企业的效率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