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美国民事司法改革法的实施成效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6h】

美国民事司法改革法的实施成效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选题的背景

2.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1.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2.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美国《民事司法改革法》概况

一、美国《民事司法改革法》制定的背景

(一)民事诉讼费用高昂

(二)诉讼延迟

二、美国《民事司法改革法》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一)美国《民事司法改革法》的目标

(二)美国《民事司法改革法》的主要内容

三、美国《民事司法改革法》的执行模式

(一)成立咨询小组

(二)各地区法院提出针对性方案

(三)方案审核评估

第三章 美国《民事司法改革法》的实施成效

一、立法的实施成效

(一)兰德司法研究所的评估报告

(二)司法会议出具的最终报告

(三)地区法院的实施成效

二、特色制度的实施成效

(一)案件管理制度

(二)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

三、小结

第四章 美国《民事司法改革法》对我国的启示

一、采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改革模式

二、坚持比例原则及限制自由主义的理念

三、制定专门性民事司法改革立法

四、优化案件审判流程管理制度

五、构建本土化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1.著作类

2.期刊论文类

3.学位论文类

致谢

展开▼

摘要

20世纪末期,美国国会为应对法院案件堆积过多、诉讼延迟、诉讼费用和律师费用高昂等问题,于1990年通过了《民事司法改革法》(civil justice reform act of 1990)。该法为了加强案件管理,提高诉讼效率和效益,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指示对案件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其中,对后续司法改革最具意义的两个制度分别是案件管理制度和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ADR),这在当时有效解决了诉讼延迟和诉讼费用高昂的问题,这两项制度经过后续司法改革的改进和优化,至今仍在司法实践中使用。 在我国,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推进,民事司法工作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在推行立案登记制和法官员额制改革后,出现了基层法院案件堆积过多,入额法官办案压力过大等情况。故作者通过研究美国《民事司法改革法》及其实施成效,力求从中汲取有借鉴意义的举措,为我国民事司法相关领域的改革寻求经验和理论支持。 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对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阐述美国《民事司法改革法》的概况,主要包括该法的制定背景、目标、主要内容以及该法是如何执行的;第三章分析了美国《民事司法改革法》实施成效,包括立法的实施成效和特色制度实施成效,其中特色制度主要分析了案件管理制度和ADR制度;第四章论述了美国《民事司法改革法》对我国的启示,一共四点:一是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改革模式,二是制定专门性民事司法改革立法,三是借鉴美国民事案件管理制度,优化我国案件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四是构建本土化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文章的基本结论是:美国《民事司法改革法》就像一颗水滴,可以折射出管理型司法这片天空,在司法历史的长河中所经历的一切风云变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