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棉花新种质鲁HB22黄萎病抗性、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分子标记
【6h】

棉花新种质鲁HB22黄萎病抗性、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分子标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黄萎病是棉花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威胁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棉花黄萎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其中抗耐病种质的发掘与鉴定具有重要意义。鲁HB22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新培育的一个具有粉红色花冠和紫色大基斑标记性状的新材料,不仅抗黄萎病好,作为杂交亲本,一般配合力也较高。本研究初步分析了鲁HB22抗黄萎病的遗传和生理,并对抗黄萎病性、产量和纤维品质进行了QTL定位。主要结果如下:
   1.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本研究用陆地棉抗黄萎病种质系鲁HB22与陆地棉感病品种冀棉11为亲本材料,获得了243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用4419对SSR引物和SRAP引物筛选亲本间的多态性,共得到多态性引物154对。用多态性引物对F2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共得到了154个多态性位点。用Joinmap3.0进行连锁分析,有118个位点构建到22个连锁群上,全长989.94cM,覆盖棉花基因组21.98%,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8.38cM,其中17个连锁群定位到17个染色体上。
   2黄萎病抗性、产量、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
   用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苗期黄萎病病指、8个产量相关性状和7个纤维品质性状在F2:3中进行QTL定位。检测到苗期抗病QTL 2个,分别解释的表型变异22.97﹪、14.39﹪,定位到第6染色体和第4染色体上,增效基因分别来源于鲁HB22和冀棉11。
   检测到13个与产量性状相关的QTL,其中果枝数、铃重QTL都检测到3个,分别能解析1.94%~9.1%、3.2%~5.6%表型变异,检测单株铃数QTL到1个,能解析8%的表型变异,与籽棉产量有关的QTL检测到2个,能解析6.5%~7.2%表型变异,与皮棉产量有关的QTL检测到1个,能解析7.2%的表型变异,衣分、衣指、籽指QTL各检测到1个,分别能解析8.38%、12.3%、14.1%表型变异。
   纤维品质检测到18个QTL,其中8个QTL控制纤维长度,能解析5.8%~9.6%表型变异,短纤维含量QTL检测到3个,分别能解析4.1%~18.36%表型变异,比强度、马克隆值QTL各检测到2个分别能解析8.6%~10.9%、6.7%~7.2%表型变异,整齐度、伸长率、成熟度QTL各检测到1个,分别能解析10.4%、11%、7.4%表型变异;株高QTL检测到2个,能解析5.1%~8.9%表型变异。
   3鲁HB22苗期抗黄萎病性的遗传
   两个“抗×感”组合鲁HB22×冀棉11和鲁HB22×NAU的F1绝大多数单株表现抗病,并且F2和BC2群体抗病与感病植株的分离比符合3:1、1:1,表明鲁HB22对V991黄萎病菌系的苗期抗性为显性单基因遗传。
   4鲁HB22抗黄萎病生理初步研究
   接种黄萎病菌后,与感病对照冀棉11相比,叶片PAL活性迅速升高及较长的保持时间可能是鲁HB22抗黄萎病性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接种黄萎病菌3天后,鲁HB22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感病对照,可以作为鉴定该品种黄萎病抗性的生化指标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