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吡虫啉棉蚜对新烟碱类药剂的交互抗性及机理的研究
【6h】

抗吡虫啉棉蚜对新烟碱类药剂的交互抗性及机理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7.致谢

8.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为明确棉蚜抗吡虫啉种群对其它新烟碱类药剂的交互抗性,抗吡虫啉种群的抗性机理和生物学特性,以指导新烟碱类药剂合理使用。本文以室内筛选的吡虫啉抗性种群、夏津田间多抗种群和敏感种群棉蚜为材料,采用浸渍法、微量点滴法、生化测定法和系统观察法,研究了棉蚜对吡虫啉的抗性发展趋势,测定了抗吡虫啉棉蚜对其他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抗性机理和抗吡虫啉棉蚜种群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如下:
   1.用吡虫啉杀死群体60%~70%的剂量连续对敏感棉蚜选育45 代,选育成中抗水平的抗吡虫啉棉蚜种群,抗性达41.7倍。其抗性发展趋势表现为:F0~F9 抗性发展较为缓慢,F12~F36 抗性发展速度加快,F36~F45 抗性发展又转为缓慢增长阶段。如用吡虫啉持续筛选,抗性水平还会进一步发展。将抗性倍数为38.2倍的抗吡虫啉棉蚜进行室内敏感性恢复,前8 代,棉蚜对吡虫啉的抗性下降迅速,经过14 代后,抗性倍数逐渐稳定至14.4倍。将抗性为14.4倍的棉蚜重新进行筛选,棉蚜对吡虫啉的抗性增长速度加快,经过9 代后,抗性迅速增至40.3倍。
   2.对新烟碱类药剂的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与烯啶虫胺的交互抗性倍数最高,为5.78倍,其次是啶虫脒和噻虫啉,抗性倍数分别为4.52和3.68倍;而与噻虫胺、噻虫嗪和呋虫胺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20,1.06和1.03倍。
   3.生化测定结果表明,呋虫胺对棉蚜抗吡虫啉种群的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64.01%,49.31%和36.20%;对夏津种群的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也有较高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32.29%,32.47%和26.45%。烯啶虫胺对棉蚜抗吡虫啉种群的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抑制作用较小,抑制率分别为18.00%,5.71%和18.28%。酶抑制剂结果表明,TPP和PBO 对吡虫啉和烯啶虫胺都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对吡虫啉的增效倍数分别为2.32和1.98倍,但对呋虫胺的增效作用不明显,增效倍数分别为1.31和1.67倍。DEM 对三种药剂均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增效倍数均低于1.07倍。
   4.亚致死剂量对生物学特性及适合度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吡虫啉亚致死剂量LC20能够控制抗吡虫啉棉蚜的体重和蜜露分泌,抑制率分别为43.7%和23.4%,但是对棉蚜的寿命和产蚜量影响不显著。然而,其余六种新烟碱类药剂均能降低棉蚜的适合度,各药剂的作用顺序为:呋虫胺>噻虫嗪和噻虫胺>噻虫啉和啶虫脒>烯啶虫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