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产妇孕期BMI变化与血清AFP、β-HCG及uE3水平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
【6h】

初产妇孕期BMI变化与血清AFP、β-HCG及uE3水平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质量控制

结果

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2.初产妇孕期不同BMI增长的妊娠结局比较

3.初产妇孕中期不同血清AFP、β-HCG、uE3水平的妊娠结局比较

讨论

1.孕期BMI增长对妊娠期并发症的影响

2.孕期BMI增长对分娩期并发症的影响

3.孕期BMI增长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4.母血清标记物AFP水平对妊娠期并发症的影响

5.母体血清标记物β-HCG水平对妊娠期并发症的影响

6.母体血清标记物uE3水平对妊娠期并发症的影响

7.母体血清标记物AFP、β-HCG、uE3水平对分娩期并发症的影响

8.母体血清标记物AFP、β-HCG、uE3水平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9.失访及生育高峰分析

10.孕期体重增长适宜范围的探讨

11.本课题的优点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1

附 录 2

附 录 3

附 录 4

附 录 5

文献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调查监测初产妇孕期BMI变化、孕中期母血清AFP、β-HCG、uE3水平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预测和干预某些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探讨初产妇孕期体重适宜增幅范围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宁夏三所三级甲等医院及某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建立完善孕期保健卡,于孕中期14~20周进行母血清AFP、β-HCG、uE3水平检测、直至住院分娩的孕前健康且孕足月、单活胎的初产妇。调查记录研究对象产前检查情况、血清标记物筛查情况、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分娩期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等。根据研究对象孕期BMI增长情况分为BMI增长过少组(△BMI≤4,孕期体重增长<11kg)、BMI增长适宜组(4<△BMI<6,孕期体重增长11~16kg)和BMI增长过多组(△BMI≥6,孕期体重增长>16kg)3组。按照AFP、β-HCG、uE3的MoM值分组,其中①以血清AFP水平0.5MoM和2.0MoM为界点分正常组(0.5~MoM),过高组(>2.0MoM),降低组(<0.5MoM)三组;②以血清游离β-HCG水平0.5MoM和2.OMoM为界点分为分正常组(0.5~2.0MoM),过高组(>2.0MoM),降低组(<0.5MoM)三组;③以血清uE3水平0.7MoM界点分为正常组(≥0.7MoM),降低组(<0.7MoM)。比较BMI增长过多组、过少组与适宜组之间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期并发症的差异;比较AFP、β-HCG、uE3升高组、降低组与正常组不良妊娠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1.本次共调查初产妇2967人,最终接受调查且各项信息资料完整者2781人,初产妇平均年龄26.74±1.27岁。G1P1有1125人,G2P1有1398人,G3P1及以上的有258人。本次调查发生≥2项不良妊娠结局的初产妇有492例,发生率17.69%,发生1项不良妊娠结局的初产妇1082例,发生率38.90%;2781例初产妇中不良妊娠结局按发生率顺位排序前六位的是:剖宫产(31.46%)、妊娠期高血压(5.03%)、新生儿窒息(4.96%)、巨大儿(3.73%)、胎儿窘迫(3.31%)、妊娠期糖尿病(2.80%)。2781名单胎新生儿中,男婴1492人,占53.64%,女婴1289人,占46.35%,男婴与女婴的性别比约为1.15:1;LBW67例,NBW2610例,LBG104例,平均出生体重3429±458g;男婴平均出生体重为3465±433g,女婴平均出生体重为3421±429g。
  2.BMI增长过多组(△BMI≥6,孕期体重增长>16kg)的初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分娩期并发症(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第二产程延长)、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巨大儿娩出率均明显高于孕期BMI增长适宜组(4<△BMI<6,孕期体重增长在11~16kg)(P<0.05)和孕期BMI增长过少组(△BMI≤4,孕期体重增长<11kg)(P<0.05)。但孕期BMI增长过少组(△BMI≤4,孕期体重增长<11kg)的初产妇低出生体重儿的娩出率最高(P<0.05)。
  3.孕中期母血清标记物水平测定中,AFP升高组(>2.0MoM)有81人,正常组(0.5MoM~2.0MoM)有2623人,降低组(<0.5MoM)有77人;β-HCG升高组(>2.0MoM)有79人,正常组(0.5MoM~2.0MoM)有2628人,降低组(<0.5MoM)有74人;uE3正常组(≥0.7MoM)有2698人,降低组(<0.7MoM)有83人。AFP、β-HCG测定值与筛查体重呈负相关(r=-0.048,P<0.05;r=-0.044,P<0.05)。
  4.孕中期母血清AFP、β-HCG升高组(>2.0MoM)及uE3降低组(<0.7MoM)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血清β-HCG升高组(>2.0MoM)与正常组相比,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较高(P<0.05);血清AFP升高组(>2.0MoM)的初产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较高(P<0.05)。
  结论:1.本次调查初产妇平均年龄26.74±1.27岁,较2010年普查初产妇生育年龄高出1.41岁;剖宫产率为31.46%,低于我国2008年剖宫产率(39%);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429±458g),高于我国2005年九市区正常婴儿平均出生体重(3327±370g)。
  2.BMI增长过多组(△BMI≥6,孕期体重增长>16kg)的初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巨大儿娩出率均明显高于孕期BMI增长适宜组(4<△BMI<6,孕期体重增长在11~16kg)(P<0.05)和孕期BMI增长过少组(△BMI≤4,孕期体重增长<11kg)(P<0.05)。且孕期BMI增长过少组(△BMI≤4,孕期体重增长<11kg)的初产妇低出生体重儿的娩出率最高(P<0.05)。
  3.孕期BMI过度增长(△BMI≥6,孕期体重增长>16kg)与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呈正相关。
  4.孕中期母血清高水平AFP(>2.0MoM)、高水平β-HCG(>2.0MoM)及低水平的uE3(<0.7MoM)均与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关。
  5.本研究建议初产妇最佳孕期BMI增长为4~6kg/m2,孕期体重增长在11~16kg,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且孕期的体重管理对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非常重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