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风沙化状况与生态建设发展研究
【6h】

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风沙化状况与生态建设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沙漠化研究进展

1.2.2 沙漠化概念的争议

1.2.3 山东平原土地风沙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情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资源状况

2.1.5 土壤植被

2.1.6 矿藏资源

2.2 社会经济情况

2.2.1 人口劳动力情况

2.2.2 土地利用情况

2.2.3 经济情况

3 风沙区风蚀现状

3.1 风沙区风蚀现状

3.2 各市风蚀状况

3.2.1 菏泽市风蚀状况

3.2.2 聊城市风蚀状况

3.2.3 滨州市风蚀状况

3.2.4 德州市风蚀状况

3.2.5 东营市风蚀状况

3.2.6 济南市(商河县、济阳县)风蚀状况

3.3 风沙化危害

4 研究区风沙化历史演变

4.1 1985-1987年风沙片分布情况

4.2 1988年山东黄泛平原风沙片情况

4.3 1995年全国水土流失普查情况

4.4 2000年沙漠分布数据

4.5 2004年第三次荒漠化调查数据

5 风沙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情况

5.1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概况

5.2 主要成效

6 风沙片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6.1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6.2 对策建议

6.3 发展方向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1988年山东黄泛平原风沙片分布表

附表2 1995年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情况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温带半湿润及湿润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因季节性风沙活动所造成的损失,直接影响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然而,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风沙化问题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至今日,对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的土地风沙化状况还未进行过全面详细的调查,总体情况没有详细数据,因此开展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土地风沙化状况与生态建设调查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的土地风沙化及土壤侵蚀状况在湿润半湿润风沙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开展了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土地风沙化状况与生态建设调查研究,目的是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掌握该地区风沙化与风蚀的现状及历史状况,总结该地区生态建设的方法和成就,为今后该地区更好地开展风沙片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依据,为平原风沙区生态建设提供科学借鉴。
   经过调查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风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和引黄灌渠地带,侵蚀形式以风蚀为主。2010年,轻度以上风蚀总面积为8100.59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89%。其中,轻度风蚀面积为3919.91km2,占总面积的7.69%;中度风蚀面积3292.15km2,占总面积的6.46%;强度风蚀面积为888.53km2,占总面积的1.74%。该地区风蚀情况严重,已造成土地退化、水土资源短缺、风沙蔓延、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1988~2000年,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风沙片面积3000~5000km2,其中,菏泽、聊城、德州三市所占面积最大。由于统计方法不同,所得数据有较大差异。
   (3)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所涉地区政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治理工作。第一次水土流失普查至2010年,海河流域鲁北平原风沙区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82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1.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76.1%,其中整地改土1084.5 km2,建设防风固沙林425.73 km2、经果林423.14km2、农田林网1189.24km2,建设机井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35551个。
   (4)对山东黄泛平原风沙区土地风沙化和土壤侵蚀问题的研究仍然非常薄弱,相关的数据还很不全面,研究手段和监测技术亟待加强,水土保持部门普遍技术人才少,技术力量薄弱,专业结构不配套,欠缺必要的科研设备,目前需要紧迫开展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因此而较难开展,给治理水土流失的决策造成很大困难,这一现状须要尽快扭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